60天复习:英语
让“语感”渐入佳境
南开中学 段胜利
正如打好篮球要有好的“手感”一样,要取得好的高考英语成绩,也要有好的“语感”。高考临近,“语感”的形成和强化越来越重要。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让自己的“语感”渐入佳境。
一、以正确“输入”求得准确“输出”
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做过的单项选择题能够多达数千。其中,必然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题目出错。对于这些错题,特别是高考重点考查的词汇认知、交际用语和动词、连词相关的语法题,在搞清弄懂的基础上,要将正确选项回填到题目当中,将“考题”变成识记“语句”,加强诵读。建议同学们不妨准备一个错题语句抄写本,遇到出错的题目,就将回填好的单句抄录,标上出错的位置,经常翻看、诵读。同时,抄录时要“分门别类”,在自己易错的位置,集中语句,重点识记。
二、记忆词汇、积淀知识,保证速度
高三阶段,由于集中备考,答题和听讲时间多了,讲英语的时间少了。而形成“语感”,最重要的就是要“讲话”。少了课堂上与老师、与同学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就要增加自己诵读英语的机会,这样才不至于面对英语时感到“陌生”。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大声诵读英语二十分钟。可以选择自己做过的好的完形填空语篇,增加对考试时完形填空的感知;还可以选择平时练习里阅读理解部分词汇和句子结构密集的文章,通过诵读记忆单词,掌握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样,在考试答题时,可以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和答题速度。
三、耳边常响英语声
有外教说,学习英语,声音的刺激最重要。同样,高考要有好的语感,声音的刺激更是不能少。建议同学们在考前这个阶段,把mp3的内存都暂时交给英语。甚至听歌,也听听英语歌。同学们可以利用mp3来听课本阅读的录音,词汇表朗读,还可以选择有声杂志和读物,把听和读结合起来,用眼和用耳结合起来。对于速度适中的音频材料,还可以练习跟读。使用文本和音频结合的材料,在考前有很好的训练语感的效果,特别是选择有背景音乐的英语朗读材料,既放松身心,又方便学习和记忆。对于自己喜欢的语段、语句和语篇,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到mp3中,有时间就听,帮助记忆。
利用各种载体,在考前形成和强化答题语感,可以提高复习效果并有助于考试时取得良好的成绩,值得同学们格外关注和很好地训练。
60天复习:化学
复习效率力争“最大化”
南开中学 王文昌
四月初,高考化学复习已经进入学科专题训练和理科综合训练阶段,这是考前复习的关键性阶段,对于检查复习效果、训练能力、总结考场经验和提高成绩,都非常重要。要通过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解题能力得到提升和加速。
一、温“故”方能巩固,“推”陈自会知新
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用语、物质的通性与特性、化学实验等知识特别多,许多同学在第一轮复习之后感觉前面复习的知识大多又都忘了。这时需要对遗忘的旧知重温,一定要配合一些基本题和中等难度题对知识进行理解性的巩固。
另外这一时期各方面的试题比较多,如何对待?必要的新鲜题要接触,但全都是新题绝无可能。因此应该对做过的一些题特别是错过的题再次推敲,谓之“推”陈。以高屋建瓴之势回头看题里考查了哪些知识,从哪些角度考虑本题,这些知识和哪些知识联系在一起,这个题可以怎么变化,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等。
二、善问养成习惯,审题不留遗憾
后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对于自己确实不会做的题,不要花很多时间冥思苦想,要请教老师和同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对于请教过的问题不要立刻扔到一边,而要再思考,老师是从哪个方面分析的,自己对这类题目有何见解。
另外,细心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提示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但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一些全卷总分不低的考生在个别基础题上失误。究其根源,不是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能力上有欠缺,而是审题粗枝大叶,答题先入为主。
三、看书讲究实效,答题细致周到
要回归课本,但总是对课本进行扫描式的阅读,第一没有收获,第二看不进去。一定要结合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有目的地看书才是有效的。比如某题涉及“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的同学拿不准,实际上只要看一下高一化学第六章有关SO2的内容就可以了。这种问题驱动型的阅读是十分有效的。
对于主观题,既考查有一定思考性的实验操作或推断,又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述水平。而答题时,有的同学意思知道,但是一落笔要么不知所云,要么丢三落四,要么漏洞百出。因此平时训练时一定注意要先自己作答,后对照标答,再分析漏了啥。做到细致周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