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考研论坛 | 考研大纲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高考专区 >> 复习备考 >> 数学 >> 正文  
 
 
 
2008年高考数列专题热点复习指导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 11:41:00

  天津五中 刘东

  2007年高考题的特点之一是加强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与元素知识的融合,显然元素知识考查在高考中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但这部分的知识内容繁杂、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和运用,为此,我们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以考纲为纲、以教材为中心, 以Cl、H、O、S、N、P、C、Si八种非金属的主干知识为认知对象,运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络+专题复习”的模式进行。

  一、抓住线点、系统掌握

  第一步先用知识线→知识点的复习思路。

  1.以元素各价态变化为内容,疏理成横向的一条知识主线。例如非金属S的价态变化线如下:

  FeS2——(H2S——S)——SO2(H2SO3、Na2SO3)——SO3(H2SO4、Na2SO4)

  该主线难度小、便于记忆,但务求学生对其每步转化的反应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落实。

  2.在具有氧化还原知识主线的基础上,再将每族元素代表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检验、用途和存在以及相关工业为知识点形成纵向关系加以整合(复习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具体思路:①先将该物质所归类属对号入座,疏理该类物质通性②依照元素的价态,分析其氧化性或还原性③找准该物质具有的化学特性)。

  此外,教师要精选相关能力要求从低到高的反馈习题,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发展区,既要夯实基础又要形成思维的梯度,达到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题多变”,激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多题对比”,激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辐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将已有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应用的能力,跳出题海,进而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二、构建网络、专题复习

  1.在线点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再将这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形成网络。例如:在硫及其化合物所形成的知识主线、知识点的基础上,将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网络,这样有利于记忆繁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使学生思路清晰,表达简练,有利于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反应的关系,是元素化合物复习的重要途径。

  2.高考中的考点不完全等同于知识点,它是各知识点的融合与凝练,而框图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因而也更具有备考的实用性,它也是构建知识网络的良方。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引导他们动脑动手、亲历亲为,整理设计网络,形成书面内容,目的是便于学生有序存储、检索,达到运用自如。

  3.专题复习十分必要,针对历年高考的重点、热点的题,进行必要归纳、组合,形成专题形式,逐加解决。例如:(1)氯与水、碱溶液的反应;(2)I2、HF的特性;(3)漂白性物质及漂白原理;(4)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的酸;(5)酸与金属反应的量以及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的考量;(6)CO2、SO2过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7)H2O2和Na2O2制O2的优势;(8)尾气防治与环境保护;(9)硅的特性;(10)弱酸如何制强酸。

  三、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1.如何鉴别自来水和纯净水;遇氯气泄漏如何自救;2.含氯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及漂白洗涤剂如何才能达到较佳的漂白效果;等。这些内容都可作为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为素质教育搭建有力的平台。

  最后特别指出: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没有一定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积累,思维过程则无法顺畅,在思维素质的竞争中将无法取胜,因此,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重在学法的指导和对知识的剖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做到知能并进,方能提高应对高考的信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提醒:报考法硕不可忽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万考生临阵放弃公考 公务员并非01-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报名1月10日01-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专业(学01-11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国家司法考试坚持对中西部地区的01-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福建省公检法系统春季招考计01-0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江西省近9.7万人参加08年国家公务01-0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江西公考1月6日开考 582人竞01-0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四川省公招 一半岗位要求基层01-0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青海区笔试12-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度公务员招考12-2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名师铁军谈08数学临场解题策01-13
    普通文章[英语]阅卷老师看法:正确对待考研作文01-13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名师徐之明08政治理论补充预01-13
    普通文章[经验交流]“两弹”专家八年努力 72岁高龄通01-13
    普通文章[经验交流]考友2008年司考计划:忌杂念丛生01-11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冲刺:做好化整为零与化01-11
    普通文章[英语]设置语言亮点 考研英语写作三大高01-11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28年发展盘点:突出交际01-11
    普通文章[经验交流]2007年司考征文选登:总结导致失01-10
    普通文章[经验交流]2007年司考征文选登:查分以后我01-10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