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公务员动态 >> 正文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底难在哪儿?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4 13:58:23

  有参加过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感叹说,今年的考题更难了,考察面更广了,复习时更不好把握住重点了。

  自去年开始实行A、B卷的方法反作弊后,本次考试行测继续分A、B卷,采用条形码,题目一样,但题型顺序和选项顺序不尽相同,说明命题部门在试卷设计上强调反作弊。整套卷子的整体难度有增无减,实现了为国家选拔高素质、高能力的公务员的目的。

  从考试内容来看,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题量由140题减少到135题,取消了数字推理题型。同时,数学运算增加了5道,资料分析题由25题减少到15题,判断推理中类比推理由5题增加为10题。

  考试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常识判断由原来的最后一部分提到试卷开头,试卷结构顺序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2009年考试相同。常识判断的提前会对考生的答题心态有所影响,但也显示出其合理性,因为常识判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这对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国考”之难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淡化专业,知识面要求却提高了。

  专业限制一直以来是考生夺取常识判断高分的最大障碍,然而本次考试常识判断却淡化了对专业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公平。这完全符合大纲的要求,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比如在关于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择题中,虽然属于法律试题,但是并不涉及过深的法律专业知识,而更看重作为公务员应具有的常识。

  举例: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B。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C。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D.2008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

  【答案】A。

  2、体现时代性,更需具有媒体视角。

  2011年国考言语难度属于中等偏上,题目灵活性较大。材料选择继承了国考的一贯风格,即大部分材料内容都出自主流媒体报道,材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时代感十足,彰显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理性色彩。如选词第36题,直接取自温家宝总理于2005年在首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又如30题与时下社会关注的教育民生话题紧密相关,40题则放眼国际,将北极冰盖消融与国际政治有机结合。这也再次提醒考生平时应多浏览主流媒体,关注相关热点。

  3、图形推理题依然最难

  继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加大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之后,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依然很大。在稳定考查传统题型的基础上,新加入“图形分类”这一新题型,堪称本次考试图形推理的最大亮点。很多考生认为,图形推理题是本次行测考试难度最大的部分,而且是新的题型,这让很多考生无所适从。

  新题型“图形分类”有5道,占了总题量的一半。它的题干包含六个图形,请把此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得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由于首次出现,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细致分析发现,这一题型依然是对图形构成、图形几何特征等图形基本要素的考查,符合命题人考查应试者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还是做不完。——李波

  在于改变,所以往往给程式化准备应试的考生来个措手不及。尤其是申论最后一题,看似容易,却很难把握,尤其是对于“行散神不散”这个“神”,不易把握。——王海燕

  要是知道它难在哪就好了,关键是不知道哪里难,都挺难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条抓不住的泥鳅。——于耀辉

  连管理都不考,考那个地震干嘛?反正地震来了,领导是要先走的。我觉得整个试卷的设计完全脱离现实,不实用,真正有才能的人考不过,天天背答案的人倒是顺利晋级。而且,我觉得即使能通过考试,也不能说明这个人就适个这个岗位。我觉得国考应该取消,所有的岗位都应该量才取用,这样的考试包含的太宽泛反而不精确。

  应该每个职位单独招聘,就像现在的民营企业一样,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应聘者先投简历,然后参加针对这一个职位的笔试、面试、考核,这样选出来的人才针对性更高一些,也少了很多投机者,可以鼓励大家真正为了自己的职业兴趣来应聘工作,而不要把这一群体神圣化,弄得万人挤独木桥,落水的严重受打击,甚至以为天下只此一条路。——龙在天

  国考确实很难。我为了锻炼大脑,防止上锈,曾特地买了一本行测题来看,只看了十分钟,就头晕眼花,被打击得一败涂地,简直羞愧于活在这个世上,居然一道题都答不上来,二十多年都白活了。国考之难,难在于万里挑一,当然不是谁都能幸运中奖的。而人跟人的智力水平相差真的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怎么办呢?就出点超出正常智力范围的吧,让上帝来决定谁能中奖。完全的跟买彩票没什么区别。想到这里,我终于有勇气继续活到现在了,为了我脆弱的心灵不被再次打击,我决定将之束之高阁,敬而远之。——陈晓龙

  千军万马挤“国考”的阵势估计已经超过高考了,题目越来越难倒是在情理之中。但真正的“难”还不是难在考题本身,而是难在以后该怎么出这个题。它没有专业性,所谓的“综合素质”仅靠笔试其实难以测量,在这个前提下,还要在越来越多的“分母”中挑出越来越少的一部分做“分子”,同时要兼顾公正和公平,真是难为死主考官了。只怕考到最后,就变成了为“考”而考,考什么不重要,只要能划出个线来挑出个比例就算成功。那时候才是真正的“难”,难在流于形式,无有出路,连名目都不一定能想得周全。——西铭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这个职业就应该是给那些真正喜欢这个职业的人去干,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才能对得起“国家公务员”这几个字。——雅婷

  那些经历层层竞选出来的公务员们,你们扪心自问,有谁达到了公务员这个标准,有谁能够真正将道德至上,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不管国考题目多难,最难的,摆在眼前的问题只有一个,你们的底线在哪里?——胡倩

  我建议考题年年变化,年年出新,这样才能考出最真实的水平。国考考察的是你平时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而非朝夕默背之功。——笔笔的笔

  国考不是难在试题,也不是难在参考人数越来越多,而是难在我国的工作已经被人为的分为了三六九等。工作薪水、待遇、社会地位千差万别,谁人不羡慕处在社会顶层的公务员呢?如果我们能够像其他国家那样人人平等,工作不被歧视,社会福利人人有份,还会有什么铁饭碗、金饭碗么?还会出现数百万人去抢公务员的现象么?——李特

  如果国考没有一点难度的话,别人会质疑我们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的,虽然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实力,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东西的,既然这样,就应该逐渐提高公务员考试的难度,体现在综合素质的考察。——张欢

  没考过国考,不过据考过的朋友说,今年的申论也偏难。主要难在给出的材料内容很少,往年光材料就有七八千字,而今年只有四千字,让许多以往靠“抄材料”申发论述的没了头绪。有变化总是好的,少一些规律可循,就少一些培训机构来卖弄解题宝典,就多一份真本事。然而再怎么变,怕也难变出中国书面考试的刻板和非人性化。大家总是开玩笑,公务员考试上榜的几率就和买彩票一样;而这个考试本身也越来越像福利彩票了,人人都去买,买了之后人人都做发财梦,但没人敢肯定自己能中奖。我没法理解会答几道扭曲的图形推理题和成为一个好公仆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杨菁

  相比往年,今年国考常识部分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常常以社会热点作为出题的背景和基础。图形推理难度加大。申论命题更科学,针对性更强。——迟宗才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场梦,神马都是浮云。——马鹏飞

  其实考试本来并不难,考的人多了,也就越来越难了。国考还和一般的考试不一样,成绩神马的都是浮云,最后能入围,再突出重围才是关键。国考,难就难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国考,难就难在它越来越受关注了。国考,难就难在这个社会的其他领域越来越不被看好了……——陈夏阳

  国考,我一次也没考过。我考过四次省考,三次进面试,三次落榜。分析原因,主要是笔试没有考好,戏剧性的三次都是第二名,面试成绩都比对手高,但一折合下来,综合分问题不如人一丁点儿,无奈啊。公考难在哪?难在你能否灭掉你的对手。——寸待辉

  面试比较重要!——张凤伟

  国考其实也就是选拔性考试,无差别的选择肯定不可能的。但是,只选择应届生,这才是国考对“社会人事”难度加大的缘由。——杨文

  来源:半月谈网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小学生竞争公务员引争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教育的“想象世界”怎能只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事业单位聘用制2011年将完成推行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小学生竞争公务员引争议 被指注射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弃录公务员考试状元有悖公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世袭公务员 风气“比较正”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公务员招考丑闻是如何“研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官员子女被安排公职频遭曝光 网友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权力自查难以根治世袭“官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职人才招聘”能否给苦孩子留01-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公务员权力代际传承加剧社01-0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突破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三大关键01-04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短文高分写作六大精品范01-04
    普通文章[英语]2011年考研英语冲刺必备:写作高01-04
    普通文章[英语]2011年考研英语作文十大热点预测01-04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写作必背8类高频词汇01-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九式黄金备考法则决胜浙江公务员01-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天津选调2011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公01-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心理测评备01-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大纲三大变01-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大纲深度01-04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