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院长朱熔基的关心之下成立,每年一般都在11月份会召开顾问委员会的年会,这些全球的知名跨国企业的领导者们聚集在清华的时候,那两天讨论的问题没有别的,就是经管学院作为一个商学院、作为一个管理教育的学院,如何为现在当代乃至未来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他们有想法的出想法、有钱的出钱、有资源的出资源,每年都会在一年一度的会议上去研讨经管学院重大的发展问题,现任的主席是英国石油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布郎,前人的主席是帕尔森,就是现在已经被布什总统任命为美国部长的帕尔森先生。
这个名字里的人,国外的跨国企业以及我们国家的重要金融和其他企业的重要人员都在顾问委员会当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支持下经管学院已经建立了像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沃尔玛支持的中国 零售业研究中心、英国石油公司支持的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中心得以开办。而且这些公司也是我们的雇主公司当中的一些重要的角色,像每年的暑期实习还有一些招聘,这些公司都带了很好的头,而且学生们也因此能够进入到一些非常好的职业平台上去发挥作用。
在师资方面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和一些世界名校取得学位的教师学习,或者说共同探讨经营管理之道。
现任的第一副院长钱颖一教授,就是在世界经济学领域里头有非常好的声誉的学者。约翰·桑顿先生是前人的高盛公司的总裁,现在是一块钱的年薪来清华任教,学生要经过申请逐个面试才有机会能进入到他的课堂。
这是我们的一些海归教师,他们大部分毕业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院校,在取得了博士学位以后,或者有些人在国外的一些名校已经执教了一些时间以后,带着回报祖国、带着回到清华园培养我们国家优秀人才的意愿来到清华园执教的,还有一些是特聘教师,没有在这里列出来。
除此以外,课堂教学的精雕细琢还不够,学院还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我们专门有一个职业发展的部门,这个部门里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团队来帮助搭建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而且这个工作不是到学生毕业的时候才开始的,是从你们进校的第一天,像我今天的讲座实际上从你们入学前就已经开始了。
这还是告诉大家我们有这样四个阶段的全程计划,每一个阶段有一系列的内容来展开,入学以后大家就有希望可以了解到具体的每个阶段相关的内容、相关的课程、相关的咨询、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及相关的一些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个重点展开的。
具体的内容就可以在这张图里可以看得到,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里,有职业测评、自我认知与定位。在职业素质领域有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场技能、个人形象礼仪相关的一些讲座和培训。在市场认知领域里,会有行业介绍的讲座、公司的交流、工业市场的分析、职业竞争性分析的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是渗透在职业发展中心跟学生在一起的互动活动当中的。最后学生们还需要掌握的是求职技能这个领域里的内容,包括简历的撰写、面试的技巧、求职的流程、求职网络的介绍。有些内容是我们的工作人员给大家介绍,但是更多的内容是我们邀请业内的专业人士或者各大公司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员工招聘或者从事团队建设的一些专业人员或者企业资深的经理人员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入学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学生很高兴的、很勇敢的拿着自己的简历,说毛老师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个简历写的对不对、措词帮我改改好吗?我说且慢,确定没有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是否进行了职业定位的分析,是否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职业胜任能力,没有这些信息、没有这些分析,你的简历实际上是无的放矢的,那个当中隐含的箭是没有靶心的,所以那个箭飞出去的时候是射不中你所瞄准的企业的,你必须先确定靶心在哪里,简历这支箭才能射到。一旦确立了靶心的方向和所需要的素质,你去做自己准备的时候,就像磁极的两端自动就会吸上,工作机会有时候来的就是这么一下子。
比如今天有我们MBA的一位工作人员,刚刚在新闻传播学院毕业,他选择的时候就很会瞄准靶心,就一张简历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我们有大量的学生就是这样几份简历,有的没有靶心的学生就是几百份简历,参加的无数招聘会,最后可能还拿不到太多的机会,求职的过程很艰辛、很辛苦、很忙乱,效果也并不好。但是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基本上能很好的通过一个过程帮助所有的同学比较轻松的、比较有的放矢的完成职业发展的过程,最后走出校园拿到比较好的工作或者争取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平台。
学校针对学生的服务形式大致有这样一些,比如说职业发展的系列培训、网上招聘信息的发布、职业测评、职业素质训练活动、简历中心、个人咨询、支持学生活动、职业发展系列培训。
同时又针对企业提供多种方式的招聘服务,他们不但可以通过发布招聘信息来招聘学生,还可以举办自己的招聘会,还可以获得我们学生的简历光盘,还可以参加我们组织的用人单位的招聘会,还可以坐在校园里头我们帮助学生给你们安排校园的面试,等等多种形式满足企业不同招聘方式的需要。
所以精雕细琢的过程是全方位的过程,仅仅在校园里进行课程的学习、进行自我职业发展的规划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所以在耕于实践这个领域里头,学校和学生自己又有大量的资源、大量的机会可以去把握。
首先,我们学业规定范围内的称之为第一课堂,在第一课堂之外学校还开辟了第二课堂,就是大量的邀请政府官员、商界领袖、著名学者来到清华,在清华的讲台上和学生进行交流。内容涵盖非常宽,涉及到企业管理、经济形势、管理前沿、社会文化等。虽然清华总体来讲是比较低调的学校,所以大家可能不一定在这方面听到那么多的内容,但实际上在这里如果有机会学习一段时间、一两年,或者像我们在这里工作的时间比较长的,的确会见证这样一个事实,清华土壤的肥沃程度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一个企业来到清华想向我们学生发布活动,说我希望能够有机会跟清华的学生做一些交流,我们往往会很紧张,为什么紧张呢?要看看他的吸引力到底能有多大,能够把学生从一些其他的讲座、其他的活动当中吸引到他的活动现场来,因为如果吸引力不足够强的时候对企业往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这个企业可能到其他的大学,只要他去了教室里就会人满为患,就会受到学校非常强的重视,这个企业就有机会面向很多学生进行交流,介绍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或者是吸引学生关注这个企业事业的发展等等。可是在清华正因为这个土壤太肥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的兴趣就发生了很大的分化,不同的学生感兴趣参加自己关心的活动和想听自己关心的讲座,所以每次活动下都不见得有那么高的人气,但如果一个活动很有人气、很吸引人,一定是非常高质量、非常高水平的活动。应该说上至国家的总统、总理、诺贝尔奖的得主,下至草根英雄,靠自己的奋斗取得很强的社会地位的人,都有机会在清华的讲台上和学生进行自己思想的交流。
比如这个照片里能看到,上面是花旗银行的董事会主席鲁宾先生,中间是香港很成功的纺织业集团溢达集团的总裁杨敏德女士,她在我们刚刚的十周年的活动当中也跟学生交流,非常有魅力、非常有影响力、非常优秀的女性领导者。下面的就是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巴雷特在经管学院里演讲。这只是很多演讲活动当中很短的名单。
各界精英的交流活动,从开学持续到考试前夕才会渐渐的落下帷幕,非常多、非常精彩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进行视野的拓展、进行经验的交流。嘉宾走入课堂,各种各样的专题论坛、企业家论坛等等,而且在经管学院并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来做这件事情,是一个全院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都可以做的一个事情,院办可以组织论坛活动,MBA项目可以结合自己的项目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举办活动,MBA学生会可以举办自己的活动,同学们们当中的一些俱乐部可以结合俱乐部的兴趣举办活动,本科生可以举办活动,研究生可以举办活动,我们各个研究中心也可以结合他们的研究主题举办活动。像每年的中国零售业论坛,每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的发布,每年关于一些行业的热点话题主题的论坛,一些系列的企业家活动等等,有的时候媒体还把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活动放到校园里面跟学生交流。所以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们学生的MBA学习。
我们有20多个学生俱乐部,学生们进来以后也要结合自己未来所设定的兴趣和方向有意识的主动的参加一些俱乐部的活动,通过这个平台你就能够向很多经验、视野各个方面比你好或者是对你有价值的同学和校友发展你的人际关系、人际网络。
海外学习、海外交换也是我们学生获得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有机会交一份学费,就是清华的学费,有机会在两个校园,甚至于两个以上的校园去学习MBA的课程,我们现在有将近50所海外交换的合作院校,他们机会三分之一分布在北美,三分之一分布在欧洲,三分之一分布在亚太地区。也都是经过我们的选择,在当地或者在整个商业管理教育领域比较领先的、比较优秀的学校。比如北美的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等等,加拿大的有多伦多大学,欧洲的像法国的HEC、马赛、斯德哥尔摩大学,欧洲大学整体水平非常整齐,不像北美。虽然欧洲每一间学校没有北美的学校那么有名,但是欧洲是一个高福利的社会,政府、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非常重视的。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学校教育资源无论硬件、软件都是非常强的、非常好的。在亚太地区新加坡国立、新加坡南洋、香港中大、日本的早稻田,韩国的几个学校,泰国的亚洲理工等等,一共50来个学校。而且我们所有交换学校提供的交换机会和名额,是大于我们学生的实际需求量的,这样我们有些交换名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