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1997年理科第18题(多):过渡时期我国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措施。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总题数8;总分数22;占本部分题数比重9%;占本部分数比重6%)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历年考点:
1997年文科第16题(多):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历年考点:
2005年第23题(多):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02年理科第10题(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2题(多):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2002年文科第24题(多):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若干标准。
2001年理科第9题(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98年理科第28题(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政策。
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3题(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总题数6;总分数8;占本部分题数比重6%;占本部分数比重2%)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历年考点:
1999年理科第8题(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历年考点:
2001年理科第8题(单):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23题(多):陈云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历年考点:
2003年第24题(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庞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国防。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
4.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历年考点:
2004年第8题(单):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
2002年文科第8题(单):执政党最容易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错误。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为什么说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总题数4;总分数22;占本部分题数比重4%;占本部分数比重6%)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8题(单):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历年考点:
2005年第10题(单):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34题(论)、2002年理科第34题(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综合章节
(总题数:2题,总分数:7分)
1.1999年理科第24题(多):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思想。第一、三章的内容。
2.1999年理科第32题(辨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第四、五章的内容。
第四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总题数6;总分数17;占本部分题数比重5%;占本部分数比重5%)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
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历年考点:
1999年理科第9题(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98年文科第15题(多):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历年考点:
1998年文科第21题(简)、1998年理科第21题(简):1997年-1998年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