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文章正文  
 
 
 
07新东方 考研政治近10年考点路线图(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来源:新东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12:24:27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历年考点:

2006年第26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2006年第27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005年第36题(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革命对象、动力、领导者、性质、任务、前途等问题。

1997年理科第30题(材料):抗战胜利前后国民党、共产党及美国三方面围绕中国命运的争论。

1997年文科第28题(论):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上三种政治力量的较量。

2000年理科第10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历年考点:

2003年第8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历年考点:

1997年文科第5题(单):中国共产党内部在中国民主革命任务与对象问题上的“左”的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7题(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33题(辨析)、2001年理科第32题(辨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年考点:

2000年理科第31题(辨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0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历年考点:

2004年第33题(辨析):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2000年理科第8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998年理科第25题(辨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

1998年理科第17题(多):促使党的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7题(单):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历年考点:

2004年第6题(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003年第9题(单):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

2000年文科第34题(多):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待民族工商业的方针政策。

1999年文科第6题(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1998年理科第7题(单):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贡献。

1998年文科第25题(辨析):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总题数24;总分数53;占本部分题数比重28%;占本部分数比重23%)

 

1.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22题(多):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1998年理科第18题(多):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23题(多):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主要特点的分析。

2000年文科第21题(多)、2000年理科第22题(多):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论述。

历年考点:

1997年理科第17题(多):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不同点。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理论。

历年考点:

2005年第8题(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2001年理科第6题(单):党在根据地、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2001年文科第36题(材料)、2001年理科第37题(材料):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1998年理科第8题(单):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敌我力量对比的情况。

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历年考点:

2005年第21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统一战线必要性。

1998年文科第29题(材料):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依据及党内围绕此问题的争论。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历年考点:

2001年理科第22题(多):无产阶级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000年理科第36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演变。

2000年文科第7题(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立。

1999年文科第21题(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成。

1997年理科第7题(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2006年第9题(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所包含的两个联盟。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历年考点:

2006年第8题(单):在延安整风运动。

2005年第22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2003年第23题(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2002年文科第7题(单):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工程。

2000年理科第9题(单):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总题数7;总分数19;占本部分题数比重8%;占本部分数比重8%)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历年考点:

2006年第36题(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005年第9题(单):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2004年第9题(单):过渡时期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基本形式及其性质。

2001年文科第21题(多)、2001年理科第23题(多):过渡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9题(单):过渡时期党对资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