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历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分析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9 16:43:53

  中公教育专家在深入研究四川省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川省考试行测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结合各类公务员(微博)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分析未来四川考试行测部分的命题趋势。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四川考试,把握命题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下表是近两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基本情况。

2010-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分布表

试题特点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总题量为30道,2011年4月份由2010年的35道增加为40道,2011年10月份又减少为30道。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相较于2010年去掉了语句表达。

  2.逻辑填空题量为10道,相较于4月份减少了10道。主要是对实词和成语的考查。其中对实词的考查呈上升趋势。从考查形式上看,两空和三空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逐年加大。

  片段阅读题量为20道,相较于4月份保持稳定。考查题目类型比较多,主要有主旨观点型题目、推断下文型题目、语句连贯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其中以主旨观点型题目最为重要。

  题目的选材越来越趋向于丰富化、专业化,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科技、人文、生活等各个方面。

  例题:四川行测真题这次去成都多了半日时光,谢绝了主人盛情的陪伴,终于可以自由随意地逛逛宽窄巷了。这是两条充满了成都风情的小巷,从名字上看就知一宽一窄,其实巷子的宽窄并不明显,小巷的历史            未变,生态极好,经过修缮,充分保留了成都人安逸的心态,里出外进,参差不齐,让今天各地人造的佳景           

  A。地位  黯然失色                            B。价值  自叹不如

  C。格局  相形见绌                             D。内涵  望尘莫及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先看第一空,后文的“里出外进,参差不齐”描述的是小巷的布局,“格局”填此恰当。表抽象概念的“地位”、“价值”、“内涵”等都不合适。第二空的“相形见绌”填入也合适。

  二、数量关系

  1.总题量为15道。考查题型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相较于2011年4月份只考查了数学运算,增加了5道数字推理题。

  2.数字推理所涉及的规律广泛,包括数列形式和图形形式两种。重点考查等差数列变式、组合数列和分式数列等;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

  3.数学运算部分以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等常规题型为主,考生在平时多做练习,熟练掌握数学运算中的一些常规问题的解题方法、技巧。

  例题:四川行测真题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要求甲完成总量的45%,乙完成总量的35%,丙完成总量的20%。结果甲只完成了总量的30%,但是乙和丙分别超额完成60个和120个,三人总共超额完成任务的10%。问三人原计划加工多少个零件?

  A.540             B.720                 C.900                   D.1080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甲少完成任务的45%-30%=15%,最后三人超额完成10%,因此乙丙超额完成的部分相当于任务的15%+10%=25%,原计划加工(60+120)÷25%=720个零件。

  三、常识判断

  1.总题量为20道。和2010年相比,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有了很大的调整,不仅题量增加了15道,更是将其从判断推理当中抽取出来作为一大专项单独考查,体现了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命题的日益完善。

  2.重点考查生活常识、科技和法律。内容涉及到了法律、文学、科技、政治、历史、经济、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而2010年常识判断部分全部为人文科学。

  3.常识判断的考查难度逐渐提升,一方面体现在考查题量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涉及知识面的日益广泛,考查方式日益灵活。

  例题:四川行测真题下列关于国务院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务院立法以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为基本任务或职能

  B。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未来制定相关法律积累经验、准备条件

  C。由于国务院立法范围广、任务重,因此在立法上不宜过多限制

  D。国务院立法对地方立法,特别是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策规章,具有主导性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宪法》和《立法法》在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同时,对这一权力的行使有一个限制,即行政法规要“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四、判断推理

  1.题量为40道,四种题型各为10道。考查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和类比推理四种题型。

  2.图形推理主要考查古典型图形推理、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型图形推理和空间形式图形推理。以考查图形构成、几何性质、图形转化等内容为主。

  3.定义判断包括肯定型判断和否定型判断,涉及法律、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定义。

  4.逻辑判断考查题型以可能性推理为主,同时考查分析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以考查削弱型为主;分析推理类题目虽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要灵活运用相关解题方法;必然性推理主要考查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推理,需要掌握好相关的逻辑知识。

  5.类比推理考查题型为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主要考查对词语关系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考生要熟悉词项间各种可能出现的逻辑关系,并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并结合简单的背景知识进行解答。

  例题:四川行测真题所谓凸图形,就是把一个多边形任意一边向两方无限延长成为一条直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均在此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凸多边形。

  以下的图形中属于凸图形的是(    )。

  A。十字框                              B。心形                           

  C。三角形                              D。缺了一个口的正方形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凸图形的定义要点是:①多边形;②任意一边延长成一条直线,其他各边均在直线的同旁。B项延长后不是直线,A、D两项延长后其他各边可能在直线的两旁,都不符合要点②;C项符合定义要点。

  五、资料分析

  1.总题量为15道,材料类型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和综合材料,其内容多与宏观经济相关;材料信息量较大,需要掌握一定得阅读技巧才能快速定位数据。

  2.以计算型概念为主,理解型概念为辅。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倍数、进出口额等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

  3.计算题所占比重较大,且更加注重对计算技巧的考察。大部分题目均可采用首数法、乘除法转化法、范围限定法、取整法、分子分母比较法等计算技巧快速求出正确答案。

命题趋势分析

  从2011年四川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来看,四川考试的整体特征,包括题型、题量、考查内容、总体难度等均向国考靠拢,这也是大多数地方省考的特点和趋势。结合近年来各类公务员考试整体发展变化的特点,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未来四川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主要考查逻辑填空、片段阅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政治常识、法律常识、人文常识、科技常识、文字材料分析、综合材料分析等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试卷的题型顺序和题量通常是不断变化的,考生在实战中应根据自身备考情况,参照试卷的自然顺序,灵活答题。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部分题型将保持稳定

  近年来,四川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以考查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为主,这和国考及多数省市考试的题型选择一致,被认为是经典的题型搭配;资料分析部分也稳定考查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综合材料,在强调计算技巧的同时兼顾考查应试者的计算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这也是资料分析的一贯命题思路。

  三、常识判断重点突出,时政热点成为命题新趋势

  常识判断部分的题量趋于稳定。分析近两年四川行测真题得出的结论是:经济、法律、地理、科技、人文等常规考点仍将是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重点,在今后的考试中此类学科知识的比重将居高不下。同时也不排除结合时政热点进行命题的题型,诸如结合当下时政加大对党史知识的考查。另外汇集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查仍将是常识判断部分的一大命题趋势。

  四、类比推理和数字推理的考查力度将降低

  行测考试数字推理难度较大,以致区分度不大。类比推理这一题型的难度通常较低,区分度也较低。因此,即使在未来的四川考试中,类比推理和数字推理两种题型可能会再度出现,但是考查力度将会降低。

分享到: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我国公务员年均增加15

    制度改革为公务员增压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2年司法考试复习时间安排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久考不过司考生常犯错误汇总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2司考复习的六大锦囊妙计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如何轻松学司法考试法理学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帮你少走弯路的司法考试禁忌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国家司法考试通关六技巧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2年司法考试试卷结构解读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哪些人不能报考司法考试?04-09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接本是否有司考报名资格04-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聘任制“试水”切忌单兵突04-09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 3步骤帮你轻松阅读理解04-09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高分写作技巧:养成良好的语04-09
    普通文章[英语]2013年考研复习早准备之英语作文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甘肃省2012年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公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新疆考试录用公务员及工作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重庆法院系统公招简章解读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陕西省教师招聘备考策略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公告解读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公务员联考考前三阶段备考04-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湖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04-09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