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11年西安事业单位考试之刑法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9 18:59:00

  2011年西安市事业单位考试即将拉开战幕,刑法作为事业单位考试的一贯重点之一,在这次的考试中肯定也不会例外,故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在这里专门针对刑法当中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这一块做一概括介绍。

  一、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它是对不法侵害者进行反击,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保护行为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制度。

  2.正当防卫的条件:

  (1)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2)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因而,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

  (3)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才使合法权益处于紧迫的被侵害或者威胁之中,才使防卫行为成为保护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

  (4)具有防卫意识

  正当防卫也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具有防卫意识的行为,才可能成立正当防卫。防卫意识包括防卫认识与防卫意志。防卫认识,是指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意志,是指防卫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

  (5)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在具备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也具有防卫意识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这是正当防卫的本质决定的。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法侵害是由不法侵害人直接实施的,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使不法侵害人不再继续实施不法侵害行为,才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即使在共同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也只能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进行防卫,不能针对没有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进行防卫。

  (6)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则便是防卫过当。其中的“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为标准。至于是否“必需”,则应通过全面分析案情来判断。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而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至于如何确定罪名,除了要考虑防卫过当行为在客观上所造成的重大损害的性质以外,还要考察防卫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即罪过形式。

  对于防卫过当,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防卫人主观上出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这表明防卫过当人的主观恶性小;防卫过当是在紧迫情况下造成的,客观上造成的危害比其他犯罪小得多。此外,这样规定也有利于鼓励公民积极进行正当防卫,保护合法权益。

  4.无过当防卫

  鉴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无过当防卫。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l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2.紧急避险的条件

  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种合法权益保护另一合法权益,这与正当防卫通过损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来保护合法权益具有原则区别,故紧急避险的条件比正当防卫的条件更为严格。

  (1)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

  紧急避险首先要求合法权益处于客观存在的危险的威胁之中。即合法权益处于可能遭受具体损害的危险之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实行紧急避险的需要。危险的来源主要有: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导致的危险,动物的袭击带来的危险,疾病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危险。

  (2)危险正在发生

  现实危险正在发生时,才能实行紧急避险。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发生或者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其实质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受威胁之中。在危险尚未发生或者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实行避险的,属于避险不适时,其处理原则与防卫不适时的处理原则相同。

  (3)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必须出于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如果有其他方法排除危险,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4)具有避险意识

  避险意识由避险认识与避险意志构成。避险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认识到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认识到自己的避险行为是保护合法权益的正当合法行为。避险意志,是指行为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目的。

  (5)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由于紧急避险是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来保护另一种合法权益,故不允许通过对一种合法权益的无限制损害来保护另一合法权益,只能在必要限度内实施避险行为。通说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闪为紧急避险是两种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紧急避险之所以不负刑事责任。就在于该行为保护了更大的利益。

  3.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成立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故不能定“避险过当罪”,也不能定“避险过当致人重伤罪”、“避险过当致人死亡罪”等罪名。

  刑法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无论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还是在公务员考试中都有一定的考察,因此对这一部分也要给予一定的注重。在此华图教育预祝广大考生考试成功!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云南公布修订草案 考公

    笔试大幅领先面试败北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福建12514人报考司法考试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1年河南省拟招录政法干警2051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河南招录2051名政法干警 网上报名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高效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合肥首次从优秀社区干部中考录公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烈士子女公务员考试同等条件下优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福建要求事业单位招聘杜绝因人设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底层小公务员之殇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1年湖南政法干警考试公告08-09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1年兵团基层政法机关定向招公08-09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政治]规避两大误区 考研政治该如何学以08-09
    普通文章[政治]名师指导:暑期考研政治复习重在08-09
    普通文章[政治]专家指导:考研政治各阶段备考如08-09
    普通文章[政治]专家指导:真题在考研政治备考中08-09
    普通文章[政治]2012年考研政治备考各阶段策略简08-09
    普通文章[政治]名师指导:考研政治各部分特点与08-09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翻译常见四大丢分问题以及复08-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安基础知识考查内容和复习方法08-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湖南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08-09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专家解读2011天津市政法干警公告08-09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