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浅析货币政策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8 8:30:46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在历年的省考中经济部分一直是个热点,其中一个常考点就是关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等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从而达到特定目标,比如抑制通过膨胀、稳定物价、实现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利息率降低,较容易取得信贷。因此,当总需求低于经济的生产能力时,适宜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比较合适。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流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中央银行管理特定信用的流向与流量,其所使用的工具有:保证金比率政策、消费者信用管制及不动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以及存款利率进行控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但是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仅仅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实质是货币币值的稳定。物价指数上升,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降,则表示货币升值。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就业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可以在比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平衡国际收支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长时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备急剧下降,;长时期的巨额顺差,又会造成本国资源使用上的浪费,使一部分外汇闲置。

  【例题】(424联考—行测—2011—10)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 

  A。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B。发行央行票据

  C。买进政府债券                   D。提高再贴现率 

  【答案】C

  【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是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总需求。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减少,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供应资金的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收缩其信贷规模以达到紧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央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增强,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选C。

  【例题】(河北—行测—2007—74)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要保持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政府应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紧的货币政策 

  C。松的货币政策                          D。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B

  【解析】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会引起普遍物价水平上涨,货币贬值。因此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要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正确答案是B。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北京延庆大学生村官报

    重庆人事局自考委:自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应届生网申法律资格证30日截07-2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司法考07-2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届本科生司考合格可网申法律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安徽出台大学生村官续聘解聘办法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时评:事业单位招录 越到县市越小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正眼看待大学生做“公务员升迁规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北京延庆大学生村官报考先过“实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重庆人事局自考委:自考生可平等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清华硕士缘何甘心当村官?07-2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80后女孩考上县教育局副局长 曾在07-28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高等数学备考重点方法07-28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数学暑期强化阶段学习安07-28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支招:考研数学暑期备考攻略07-28
    普通文章[英语]更上“忆”层楼:考研单词修炼大07-28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教你走出强化阶段复习07-28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备考指导:各单项训07-28
    普通文章[英语]2012年考研英语大纲预测:局部微07-28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分07-28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概论课第六章知识点总07-28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概论课知识点总结07-28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