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行测七大变化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3 15:06:53

  作者:邢长文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在广大考生的殷殷盼望中,于2008年10月12日晚上10:00新鲜出炉了,因为对它的全面剖析和精准的把握,对我们后面的复习和备考有着极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总体来看变化不大,但具体到个个部分还是有变化的,本人将结合08年国考行测来谈下09年国考大纲,个人的体会如下:

  第一点变化,09国考大纲沿用了08年国考大纲的五大部分,没有变化,但各部分出场顺序发生了变化,给我们的讯号就是今年国考试卷的各部分可能就是这样的顺序。2007年、2008年国考行测试卷中都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这样的五部分顺序,而09年国考大纲给出的是常识判断作为第一部分;其次是言语理解与表达;然后是判断推理部分;再次是数量关系;最后是资料分析。前后顺序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平时解题时顺序也要发生变化,找到适合自己自身特点解题顺序。

  第二点变化,常识部分09年国考大纲表述为:“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2007年和2008年国考常识部分全部考的都是法律知识,2009年侧重法律还要考其他知识,所以考生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复习,常识部分考查有向06年国考回归的倾向,但大家也不要害怕,15道题左右的法律知识还是会考的,其他常识部分考的也是大家应知应会的,不会很难。

  第三点变化,数学运算更加要求运用技巧和方法。2007年国考数学运算偏重考查各种数学题型,含有小学奥数,2008年国考数学运算侧重考查数学运算技巧和思维,同时还考查了一些简单的初中数学知识,09年国考会延续08年的这一变化,更加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

  我们来看下07、08国考大纲对数量关系这部分的说明就知道了:07年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能力,08年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算能力等,由此可见07年国考把计算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了,到了08年则把计算放到了最后一位,也就是说08年国考这部分题大部分我们不需要计算利用技巧就可以找到答案。09年国考大纲:“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同样还是把运算放到最后,所以方法和技巧就更加重要,例如代入法,尾数法,排除法猜证结合法等。

  第四点变化,图形推理部分,09年国考大纲给的图形推理例题是08年国考真题,可见图形推理还会重点考查多图形推理,但也不排除有创新的可能。

  07年考的是多图形九宫图,比较难,08年考题在07年的基础上,依然考的是多图形推理,但并不是很难。但08年考题也有自己的新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每题都有自己的独立题干,大家做题时一定要审题清楚,免得选错答案;第二个变化就是考了多图形的类比题(也就是前面给你五个图形变化,后面给你四个答案),在江苏省这种考法06年07年都在考,到了08年国考才考,所以在09年国考中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图形的类比推理。在09年国考中,我认为大家还应该掌握2种图形,国考没有考过的,一种是近两年江苏省一直在考的图形组合,一种是08年上海刚考过的,答案在前题干在后面的考法,很多同学都做错了,所以大家复习这部分时,一定要多做题。

  第五点变化,09年国考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难度应该与08年国考相当。

  类比推理部分,06年国考新出现的题型,07年延续,到了08年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两词类比和三词类比新题型。其实是在给我们增加考试难度,所有09年国考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两种新题型,我觉得依然应该是考试的重点和命题趋势。如果再增加难度,他把社会科学知识,常识等放到里面来考,那就更难了。这类题的特点是题散,我们只有多做题,多找规律,靠积累。

  逻辑判断部分,2007年国考和2008年国考这部分考的都比较难,常考的有削弱型、加强型、支持型、假设型和解释型等,09年大纲给的也是削弱型例题,与08年国考大纲描述基本相同,可见这也是09年命题的一种趋势,所以我们在09年国考复习中也应该多关注这些题型。

  第六点变化,资料分析部分,09年国考大纲表述和08年国考大纲表述相同,例题也一样,还将重点考查解题技巧,计算量肯定也会适当增加。

  07年国考资料分析考的比较难,计算量特别大,小数点很多,很难计算。08年这部分考的比较简单了,20题,只有2-3题靠我们计算,其他都不用计算,我们只要对材料进行总体分析和概括就可以找到答案。2009年国考有一个趋势,就是可能两个方面都侧重,既要侧重计算能力,还要侧重对于材料的总体分析概括能力,所以我们在准备重点上都要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再简单傻算,要想办法怎么精算、快算。

  第七点变化,言语理解与表达,09年国考大纲给出2个例题,先是选词填空,然后是片段阅读,形式上顺序发生变化,但更加强调技巧性。

  2007年国考和2008年国考选词填空都是给出一个题干,07年一般都是1-2个空格,到了08年有10题都在3个空或4个空格,可见难度增加了,所以我们09年国考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这种多空的选词填空。

  08年选词填空还有一个变化特点,那就是成语辨析题,考了7题,明显多于07年国考,所以09年国考也要多注意些这方面的知识,因为09年国考大纲中给的就是成语题。如果在这部分再增加难度的话,就可能考每道题3-4题干,每个题干都有空,来增加我们的阅读量,来增加难度。

  2007年国考和2008年国考这部分考的比较多的则是主旨归纳题和作者的态度观点题等,在09年国考中,我们复习这一块时,依然应该注重复习主旨归纳题和作者的态度观点题。08年国考的第11题,还出现了语句衔接题,这是一种新考的题型,这也是一个考试的苗头,在09年国考中会不会考语句表达和语病题呢,这都很难说。但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有些省市就考了,08年上海市、浙江和河北的考试言语部分就考了语句表达,考国考的考生,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简单复习一下,适当看点,不必深究,免得考试中出现了,自己手忙脚乱。关键要掌握技巧答题。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台湾考生过司考超5% 执

    08年国家司法考试分数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执著多年成考霸:六成考生要当“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考生:考国家公务员就像中彩票一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一家之言:该如何看待今年的公务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千万就业大军遭遇金融危机 考公务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 10组数字最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80后唱罢90后登台:90后真的不想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揭秘:公务员考试前的“群狼”助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视点:辞掉高薪职业考公务员值不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时评:大学生为何如此热衷于考公12-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公务员考生77万余人 人保部副部12-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国家公务员30日笔试专家支招考前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专家支招考前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9国家公务员冲刺:短期备考有的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提醒:公务员面试与申论备考同步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备考必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准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高分跳板:18天提高20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场上可以实施的“作案手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国家公考平均考录比78比1 我该怎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9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题贵精不12-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更激烈 复习512-03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08年司法考试四川延期区考试试卷11-21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四川灾区延期11-17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四川灾区延期11-17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四川灾区延期11-17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四川灾区延期11-17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