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整体部署的出台,事业单位改革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1995年,我国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如今已进入攻坚阶段。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哪些方面?改革进展如何?
■分类改革
市场公益各归其位
所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就是让事业单位真正回归到公益属性,使行政类和经营类事业单位回归到本来属性。具体看,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把其职能划归至行政机构或将其转变为行政机构;对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将其转变为企业,推向市场。现在,这项改革正稳步推进,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招聘改革
公开招聘明年全覆盖
我国自2006年实施规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目前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达到1100多万人,实际聘用154万多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今后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将于2012年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
■用人制度改革
今年全部实现聘用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10年我国聘用制度推行范围继续扩大,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达到9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1年我国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出台,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励、申诉、竞聘上岗等单项规定。2011年,我国将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行工作。
■职称改革
按类别逐步实施
我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4500多万人,职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构建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今年,我国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研究提出会计、技校、中专等其他职称系列的改革意见。
■工资改革
绩效工资全面推开
我国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始于2006年,事业单位随即实行了岗位绩效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的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构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2009年基本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抓紧实施,部分省份基本兑现,其他事业单位正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同时,规范公务员(微博)津贴补贴工作稳步推进。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也在同步推进。2009年,我国出台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方案,目前正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开展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