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作者:cnsikao 文章来源:cnsikao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9 18:48:02 |
|
(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并以澳门为永久居住地的葡萄牙人; (五)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并以澳门为永久居住地的其他人; (六)第(五)项所列永久性居民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澳门出生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子女。 以上居民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居留权并有资格领取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澳门特别行政区非永久性居民为:有资格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领取澳门居民身份证,但没有居留权的人。 第二十五条 澳门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国籍、血统、种族、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思想信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或社会条件而受到歧视。 第二十六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十七条 澳门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十八条 澳门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澳门居民不受任意或非法的逮捕、拘留、监禁。对任意或非法的拘留、监禁,居民有权向法院申请颁发人身保护令。 禁止非法搜查居民的身体、剥夺或者限制居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对居民施行酷刑或予以非人道的对待。 第二十九条 澳门居民除其行为依照当时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和应受惩处外,不受刑罚处罚。 澳门居民在被指控犯罪时,享有尽早接受法院审判的权利,在法院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 第三十条 澳门居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居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澳门居民享有个人的名誉权、私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隐私权。 第三十一条 澳门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禁止任意或非法搜查、侵入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 第三十二条 澳门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公共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 第三十三条 澳门居民有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境内迁徙的自由,有移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澳门居民有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有依照法律取得各种旅行证件的权利。有效旅行证件持有人,除非受到法律制止,可自由离开澳门特别行政区,无需特别批准。 第三十四条 澳门居民有信仰的自由。 澳门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公开传教和举行、参加宗教活动的自由。 第三十五条 澳门居民有选择职业和工作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澳门居民有权诉诸法律,向法院提起诉讼,得到律师的帮助以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以及获得司法补救。 澳门居民有权对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七条 澳门居民有从事教育、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三十八条 澳门居民的婚姻自由、成立家庭和自愿生育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妇女的合法权益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保护。 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怀和保护。 第三十九条 澳门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劳工的福利待遇和退休保障受法律保护。 第四十条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澳门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 澳门居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除依法规定外不得限制,此种限制不得与本条第一款规定抵触。 第四十一条 澳门居民享有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保障的其他权利和自由。 第四十二条 在澳门的葡萄牙后裔居民的利益依法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保护,他们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应受尊重。 第四十三条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境内的澳门居民以外的其他人,依法享有本章规定的澳门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四十四条 澳门居民和在澳门的其他人有遵守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的义务。 第四章 政治体制
第一节 行政长官 第四十五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本法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 第四十六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四十周岁,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第四十七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由附件一《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规定。 第四十八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第四十九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任职期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不得从事私人赢利活动。行政长官就任时应向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申报财产,记录在案。 第五十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行使下列职权: (一)领导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二)负责执行本法和依照本法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 (三)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 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 (四)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 (五)制定行政法规并颁布执行; (六)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员:各司司长、廉政专员、审计长、警察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海关主要负责人;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职务; (七)委任部分立法会议员; (八)任免行政会委员; (九)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院长和法官,任免检察官; (十)依照法定程序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长,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检察长的职务; (十一)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十二)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就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 (十三)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 (十四)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动议; (十五)根据国家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所属的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 (十六)依法颁授澳门特别行政区奖章和荣誉称号; (十七)依法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 (十八)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第五十一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九十日内提出书面理由并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三十日内签署公布或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二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解散立法会: (一)行政长官拒绝签署立法会再次通过的法案; (二)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行政长官认为关系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整体利益的法案,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行政长官在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的意见,解散时应向公众说明理由。 行政长官在其一任任期内只能解散立法会一次。 第五十三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立法会未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时,可按上一财政年度的开支标准批准临时短期拨款。 第五十四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辞职: (一)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 (二)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在三十日内拒绝签署; (三)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关系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整体利益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 第五十五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各司司长按各司的排列顺序临时代理其职务。各司的排列顺序由法律规定。 行政长官出缺时,应在一百二十日内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产生新的行政长官。行政长官出缺期间的职务代理,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办理,并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代理行政长官应遵守本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 第五十六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 第五十七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的委员由行政长官从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其任免由行政长官决定。行政会委员的任期不超过委任他的行政长官的任期,但在新的行政长官就任前,原行政会委员暂时留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委员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行政会委员的人数为七至十一人,行政长官认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士列席行政会会议。 第五十八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由行政长官主持。行政会的会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行政长官在作出重要决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制定行政法规和解散立法会前,须征询行政会的意见,但人事任免、纪律制裁和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除外。 行政长官如不采纳行政会多数委员的意见,应将具体理由记录在案。 第五十九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廉政专员对行政长官负责。 第六十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审计署,独立工作。审计长对行政长官负责。 第二节 行政机关 第六十一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第六十二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 第六十三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十五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就任时应向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申报财产,记录在案。 第六十四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并执行政策; (二)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三)办理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 (四)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 (五)提出法案、议案,草拟行政法规; (六)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 第六十五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答复立法会议员的质询。 第六十六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可根据需要设立咨询组织。 第三节 立法机关 第六十七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 第六十八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担任。 立法会多数议员由选举产生。 立法会的产生办法由附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规定。 立法会议员就任时应依法申报经济状况。 第六十九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除第一届另有规定外,每届任期四年。 第七十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如经行政长官依照本法规定解散,须于九十日内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重新产生。 第七十一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依照本法规定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暂停实施和废除法律; (二)审核、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三)根据政府提案决定税收,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 (四)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 (五)就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 (六)接受澳门居民申诉并作出处理; (七)如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一联合动议,指控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经立法会通过决议,可委托终审法院院长负责组成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调查委员会如认为有足够证据构成上述指控,立法会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可提出弹劾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八)在行使上述各项职权时,如有需要,可传召和要求有关人士作证和提供证据。
第七十二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设主席、副主席各一人。主席、副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副主席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十五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第七十三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缺席时由副主席代理。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或副主席出缺时,另行选举。 第七十四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会议; (二)决定议程,应行政长官的要求将政府提出的议案优先列入议程; (三)决定开会日期; (四)在休会期间可召开特别会议; (五)召开紧急会议或应行政长官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六)立法会议事规则所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七十五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依照本法规定和法定程序提出议案。凡不涉及公共收支、政治体制或政府运作的议案,可由立法会议员个别或联名提出。凡涉及政府政策的议案,在提出前必须得到行政长官的书面同意。 第七十六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 第七十七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二分之一。除本法另有规定外,立法会的法案、议案由全体议员过半数通过。 立法会议事规则由立法会自行制定,但不得与本法相抵触。 第七十八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须经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 第七十九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在立法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八十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非经立法会许可不受逮捕,但现行犯不在此限。 第八十一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经立法会决定,即丧失其立法会议员的资格: (一)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 (二)担任法律规定不得兼任的职务; (三)未得到立法会主席同意,连续五次或间断十五次缺席会议而无合理解释; (四)违反立法会议员誓言; (五)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内或区外犯有刑事罪行,被判处监禁三十日以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
上一个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次修正) 下一个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