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惠普是硬件的同义词。2010年,它在全球卖出5500万台打印机、5400万台个人电脑(PC)和250万台服务器,市场份额都是世界第一。但在新任CEO李艾科(Léo Apotheker)的眼中,惠普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是云计算、连接性和软件,而不是打印机、PC和服务器。
成立62年以来,惠普的身段从没这么“软”过。看来来自德国软件巨擘SAP的李艾科,真的要彻底将惠普改头换面。这种新策略思维下,惠普将出售负责台式机与笔记本计算机的信息产品集团(PSG)的传言,早就在代工厂与零组件供货商中传开。
惠普仍是全球第一的PC品牌,戴尔、宏、联想多年来始终瞠乎其后。但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新浪潮冲击下,PC成长动能已被排挤,而惠普在这两类产品上并无建树,这使它的消费电子业务未来成长性增加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学习IBM,在PSG还占有很高市场份额时将其以好价钱出售给韩国三星电子,未尝不是一个大胆的选择。好处是,惠普可以卸下传统硬件思维,更专注发展软件实力。
PSG一年营收高达410亿美元,可资对照的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电子制造商联想集团一年营收仅166亿美元。即便对实力雄厚的三星电子而言,这也是一笔超级大交易。但它并非没有动力。一方面,三星拥有面板、内存等上游关键零组件制造来源和一条龙式的供应链管理,在成本上的控管和任何一家PC品牌相比都更有优势。另一方面,三星的手机和液晶电视等,早已在新兴市场打响品牌,如果能通过收购PSG强化PC业务,将有完整的消费电子产品战线,全面包围消费者。而且,PSG运营利润率有6.4%,无论怎样计算,都是不错的买卖。
但这一切只是外界的臆测。“我想清楚强调的是,我们绝对不会出售PC业务。”李艾科最近在回答包括本刊在内的亚太媒体记者问题时如此表示。从惠普的角度来说,PSG同样是其从服务器、网络设备到打印机、PC的全产品IT超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能在强化软件业务后形成软硬协同的效应。
坚决不出售PSG意味着李艾科面临两线作战:一边不舍硬件的营收与市场份额,一边又要在软件上冲刺;一边要抵御苹果的创新力,一边又要摸索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李艾科与30多万惠普员工,正站在历史的拐点上。
坚持与妥协
要坚守PSG,李艾科手中的第一张牌就是Web OS。这个操作系统将与Windows一起预装在所有惠普终端上,成为这些硬件连接互联网的水龙头,因为通过它可以找到任何用户需要的软件和应用。以惠普一年5400万台PC的出货量计算,WebOS甫一推出就站在制高点上。从这个角度说,它甚至比谷歌更有机会威胁到微软在终端系统上的霸主地位。
惠普全球副总裁、PSG首席技术官菲尔·麦肯尼(Phil McKinney)对《环球企业家》说,惠普已形成一个包括PC、打印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在内的WebOS家族。按李艾科的乐观预计,今年WebOS设备出货量将超过一亿台。显然,除了惠普,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硬件公司能有这样的规模。
事实上,押注WebOS的惠普一直试图在以微软为代表的PC阵营和以谷歌为代表的云服务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点。但菲尔·麦肯尼向本刊指出,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不为人注意的带宽:如果现在把所有人类计算机中的数据,全部上传到云服务器中,需要11个月;但平均每6个月,计算机中新创建的数据就会增加一倍。这意味着带宽的进步赶不上数据创建速度。如果不能解决这个网络本身的局限性,更多内容进入云端始终存在阻碍。
麦肯尼认为,直到2014年带宽问题才有可能解决。李艾科正是打算利用接下来的3年,让WebOS在这段机会窗时期卡好位置。尤其在其长期打交道的企业客户上,惠普仍有优势。其全球高级副总裁、信息产品集团应用与服务部总经理史蒂文·麦克阿瑟(Steven McArthur)对《环球企业家》透露,今年二月初WebOS发布以来,短短两个月,世界500强已有190家把webOS列进准备批准应用的清单中。
有了云计算的平台,作为李艾科第二个关键词的“连接性”,将是惠普考验如何胜出的关键。比如,据惠普内部透露,《愤怒的小鸟》的开发商Rovio,当初打算做Android版本时,花了两个月开发,但转入WebOS环境后,只花了3天时间。
此外,惠普内部也有即将重组各业务的传言。目前惠普的三大收入支柱为拥有台式机、笔记本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业务的PSG;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IPG);企业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集团(ESSN)。这一格局今年极有可能在李艾科的大刀下重新划分调整。来自软件业的李艾科显然不会完全继承赫德时代硬件至上的成本逻辑。自从“苹果成功论”成为新显学,这种老派思维早该转变。
尽管目前惠普营收主要还是来自消费终端,过去10年间,它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却乏善可陈。最简单的是,现在流行的终端创新,没有一个发轫于惠普。某种程度上,它不仅未能引领潮流,跟随潮流的步伐都显得有些蹒跚。以平板电脑为例,惠普的Touch Pad要到今年6月才能在美国上市。这已是一代iPad上市15个月后,且对iPad2也可能毫无价格优势。
接下来的3年,李艾科不仅要推动WebOS的主流化,还向董事会许下了切实的数字预期:“希望到2014年,每股盈利达到7美元。”从2011财年预计的4.5美元左右的每股盈利到李艾科允诺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要实现这一跨越,与其倚仗PSG的销售增长,惠普可能更多寄望于在云计算上的爆发。
“惠普不希望变成一家软件公司。我们希望提升的是公司收入中的软件比重。但是我们不想转成一家软件公司。”李艾科如此对《环球企业家》说。从中不难听出他的妥协折衷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