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考研论坛 | 考研大纲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2008年考研政治邓论冲刺100题41-50
作者:万学海文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4 15:39:52

  万学海文邓论冲刺100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上这段表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

  A.核心和本质 B.实质 C.基本要求 D.内涵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超过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根本改观;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B.“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已基本实现

  C.“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已基本实现 D.“三步走”战略已基本实现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文化现代化。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

  A.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B.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速度为条件的产业格局

  D.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5.下面是我国不同年度各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统计表(%)

  年份 产业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30.148.521.428.443.128.527.141.631.321.047.231.8

  该表说明1980年以来我国:

  A.产业结构呈现优化趋势       B.第一产业呈现萎缩趋势

  C.第二产业处于停滞状态       D.第三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温家宝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其依据是:

  A.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B.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C.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D.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2.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列选项中是对“五个统筹”具体内涵的体现的是:

  A.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B.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3.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4.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表现在:

  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C.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涵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

  A.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B.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C.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

  D.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提醒:报考法硕不可忽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保证熟练度 专家教你09考研高数复02-18
    普通文章[数学]温馨提醒:寒假不要荒废考研数学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考研英语选择题参02-18
    普通文章[英语]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翻译参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02-18
    普通文章[英语]文都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写02-18
    普通文章[政治]09年考研政治复习两大误区及应对02-18
    普通文章[政治]海天名师常红利:2008年考研政治02-18
    普通文章[数学]2009年考研数学复习规划之高等数01-29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