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考研论坛 | 考研大纲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高考专区 >> 复习备考 >> 数学 >> 正文  
 
 
 
高考数学复习:抓紧时间过关斩将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8 10:53:00

  高考第一阶段的复习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这一阶段一直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三月份开始,就会有学校陆续进入专题复习环节。高考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复习就是过关斩将一路厮杀,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时间段里,数学复习要过哪几道关口呢?

  -回归课本关

  不论高考怎样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每种题型(选择、填充、解答)的前几题都是基础题,有的只是一些概念的直接应用,有的是一些知识点的简单组合,而这些只要基础知识到位,一般不易失分。把每一章后面的复习小结好好读一读,其中有对知识点的讲解、有相关例题,这往往是考生平时所忽略的,不妨每天读一两章的复习小结,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很有好处。

  在此过程中,要用好课本,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在没有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之前就去攻难题、搞综合提高,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事实上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

  系统地掌握每一章节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公理及典型例题,这是高考复习必须做好的第一步,高考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所以复习时万万不能远离课本,必要时还应对一些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合理延伸和拓展。

  -提升解题质量关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但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解题的质量和处理水平。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对解题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自2006年开始,我省高考全部实行网上阅卷,这对考生的答题规范提出更高要求,填空题要求: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数)最简;解答题要求:语言精练、字迹工整、完整规范。考生答题时常见问题: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应用问题缺少必要文字说明,忽视分类讨论,或讨论遗漏或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弱点”,自然也是考试时的“失分点”,平时学习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试时有发生,对此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寻求合理、简捷运算途径;平时训练应树立“题不在多,做精则行”的理念。

  -查漏补缺关

  相当一部分同学之所以考试分数不高,是因为一些会做的题做错了,特别是基础题。究其原因有的是知识方面的,有的是属能力方面的,也有是因情绪波动而引起的。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到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点进行列举、归纳、对症下药、治标治本,使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会做的题目不会做错。其实,不少同学知道查漏补缺,但是每天的练习很多,完成都很吃力,哪有时间去查漏补缺,只有听之任之了。如何从缝隙中挤出时间?就需要心中有大局,头脑清晰,忙而不乱。

  -培养综合能力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这些都是高中数学的精髓,但这些“思想”有时只能意会,教学中老师往往也只能是“渗透”。只有在“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掌握只能意会的知识才能变成可能。

  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整体着眼,局部入手,重点突破,逐步深化原则,如很棘手的解析几何,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综合问题,可采取分散难点逐个击破的做法。

  高考数学考查学生的能力,势必设计一定的创新题,以增加试题的区分度,平时学习应注重数学建模、直觉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策略创造能力的培养。

  同时,某些压轴题往往要求考生具备多角度、多方向地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去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品质也提出更高要求。的确压轴题得高分难,但得基础分的机会还是有的。遗憾的是不少考生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新问题不能仔细阅读题意,深刻理解内涵,不能迅速将数学概念迁移到不同情景,显得万般无奈,只好全然放弃。

  -研读考纲关

  开学后,一年一度的《考试大纲》也将与考生见面,它反映了命题的方向,研读考纲,不但可以从宏观上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而且可以从微观上细心推敲对众多考点的不同要求,分清哪些内容只要一般理解,哪些内容应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又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复习中,要结合课本,对照《考试大纲》把知识点从整体上再理一遍,既有横向串联,又有纵向并联。

  总之,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有了较全面系统的复习,但综合运用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有些概念、公式和典型解题方法可能也遗忘了。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还应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浓缩所学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加快解题速度,缩短遗忘周期,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效果。(记者:马利)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提醒:报考法硕不可忽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甘肃省司法厅:07年司考甘肃通过01-31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保证熟练度 专家教你09考研高数复02-18
    普通文章[数学]温馨提醒:寒假不要荒废考研数学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考研英语选择题参02-18
    普通文章[英语]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翻译参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02-18
    普通文章[英语]文都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写02-18
    普通文章[政治]09年考研政治复习两大误区及应对02-18
    普通文章[政治]海天名师常红利:2008年考研政治02-18
    普通文章[经验交流]2008年司法考试:构建你整体的复02-04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