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考研论坛 | 考研大纲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高考专区 >> 复习备考 >> 数学 >> 正文  
 
 
 
08高考数学复习:平面向量解题要点与实际应用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31 10:07:00

  我给学生提出了“三大线索,两大技巧”的复习重点。三大线索即:向量形式、坐标形式、几何意义。两大技巧为:抓“基底”、升次数。

  天津一中 贾鲁津

  平面向量这一章内容本身兼有代数、几何双重特点,而又完全有别于学生多年来数学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代数运算和几何证明,因此,多数同学对本章问题感到既抓不住重点,也找不到规律,因此很困惑,甚者发憷。比较近几年数学高考试卷中的平面向量题目,不难发现其中的几个突出变化: 1.相关知识点覆盖面越来越全;2.与其他章节知识的交汇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深入;3.题目所在档次有所提高,拿到相关分数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此,就增加了学生备考的难度。在顺利完成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复习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提出了“三大线索,两大技巧”的复习重点。三大线索即:向量形式、坐标形式、几何意义。两大技巧为:抓“基底”、升次数。下面就以向量与其他章节的综合为主线,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一、基本计算类:

  1.已知-=(1,2),-=(-3,2),若(k-+-)⊥(--3-)则k=_______,

  若(k-+-)//(--3-),则k=____

  答案:19,--。公式基本应用,无需解释。

  2.已知向量-=(cos,sin),向量-=(2-,-1)则|3---|的最大值为 解:(3a-b)2=(3cosθ-2-, 3sinθ+1) (3cosθ-2-, 3sinθ+1)

  =(3cosθ-2-) 2+(3sinθ+1)2

  =9cos2θ-12-cosθ+8+9sin2θ+1+6sinθ

  =18+6sinθ-12-cosθ

  ≤18+-=18+18=36

  ∴|3a-b|max=6

  点评:本题虽然是道小的综合题,但是向量中的升次技巧还是十分突出的,“见模平方”已是很多老师介绍给同学的一大法宝。不过升次的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同时点乘向量。

  二、向量与三角知识综合:

  3.设-=(1+cos,sin),-=(1-cos,sin),-=(1,0),∈(0,),∈(,2)-,-的夹角为θ1,-,-的夹角为θ2,且θ1-θ2=-,求sin-的值。

  解:-·■=1+cos

  -·■=1-cos

  |-|2=2+2cos=4cos2- |-|2=2-2cos=4sin2- |-|=1

  ∵-∈(0,- ) -∈(-,)

  ∴|-|=2cos- |-|=2sin-

  又-·■=|-| |-|cosθ1

  ∴1+cos=2cos-cosθ1

  2cos2-=2cos-·cosθ1

  ∴cosθ1=cos- ∴θ1=-

  同理-·■=|-| |-|cosθ2

  ∴sin-=cosθ2

  ∴cos(---)=cosθ2

  ∴---=θ2

  ∴θ1-θ2=-+-=-

  ∴-=--

  ∴sin-=--

  三、向量与函数、不等式知识综合:

  4.已知平面向量-=(-,1), -=(-,-),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实数k,t,使-=-+(t2-3)-,-=-k-+t-,且-⊥-.(1)试求函数关系式k=f(t);(2)求使f(t)>0的t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知-·■=0,|-|2=4 |-|2=1

  -·■=-k-2+t-·■+t(t3-3)-2-k(t2-3)-·■=-4k+t(t2-3)=0

  ∴k=-(t3-3t)即f(t)=-(t3-3t)

  (2)f’(t)=-(3t2-3)=-(t2-1)

  -

  令f(t)=0 ∴t1=0 t2=-- t3=-

  由图可知

  t∈(--,0)∪(-,+∞)

  四、用向量的知识解决三角形四边形中的问题。(与平面几何的交汇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

  温馨提示:据以下问题,同学们可以归纳一些常见结论,如与内心、外心、垂心、重心、中线、角分线、高线、共线、垂直等相关的结论。

  5.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案:B

  6.设平面内有四个互异的点A,B,C,D,已知(---)与(-+--2-)的内积等于零,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提醒:报考法硕不可忽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甘肃省司法厅:07年司考甘肃通过01-31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保证熟练度 专家教你09考研高数复02-18
    普通文章[数学]温馨提醒:寒假不要荒废考研数学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考研英语选择题参02-18
    普通文章[英语]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翻译参02-18
    普通文章[英语]万学海文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02-18
    普通文章[英语]文都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写02-18
    普通文章[政治]09年考研政治复习两大误区及应对02-18
    普通文章[政治]海天名师常红利:2008年考研政治02-18
    普通文章[经验交流]2008年司法考试:构建你整体的复02-04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