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国考暑期行测特训 主旨观点题练习答案及解析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3 9:32:24

  1.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文段第一句便指出,男人在社交场合使用语言的能力显得比女性差,后文都是对这句话的具体阐述。由此可见第一句为中心句,文段主要讲的是男女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A项“社交能力”夸大范围,文段主要针对的是使用语言的能力;C项“谈话内容”明显与文段第一句不符;D项“谈话方式”在文中没有涉及;由“显得没有什么诚意”与“听起来更加真诚”的对比可知,文段侧重的是男女使用语言后的不同效果,即语言能力的差别。

  2.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文段的主要结构是: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从而……有助于……这样就阻止了……。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允许冲突存在的好处,由此排除B、C。D项迷惑性比较大。文段讲的是允许冲突的存在能够对“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阻止“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换而言之,允许冲突的存在能够避免动摇社会根本的大冲突的产生。而不是在说和谐与冲突的转化问题。比较而言,A项更贴合文意。

  3.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由材料中的“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果……就会……”可以得知,材料主要针对的是“主流媒体”而非所有的“媒体”,由此可排除A、B两项。由材料的首句和尾句可知,作者讲的是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作用,C项“必须取得大众的信任”概括得太宽泛,由第一句“只有敢于进行舆论监督的媒体才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可知,文段侧重强调的是舆论监督,而非公信力。

  4.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文段首先阐述了电动汽车发明很早但在现实生活并不普及的事实。紧接着分析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二是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后,车身设计、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等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需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由这两方面的原因可看出,电动汽车的普及还需时日。故答案选B。A项只是文段内容的一个方面。C项属过度推测。D项“取决于”的表述有误。

  5.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本题中出现了“未来学家”这一特殊主体,他们的研究成果常是文段谈论的对象。“今后五十年内,人脑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是未来学家科克伦提出的设想,其后的内容则是从技术层面论证了该设想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由此可知,A项为文段的主旨。

  6.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由文末的“因此”可知,文段运用了因果论证法。“因此”后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强调的重点在“但”后面的内容,即汉文化不失为这一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这一区域”指的是亚洲东部国家。与此相符的为C项。

  7.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文段以分号相隔,列举了三个事例,符合归纳论证法的特征。故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三个事例的共同点。由“共同居住”、“与……为邻”,很容易误选C,但是“和谐相处”在第三个事例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中多次出现“以……为生”的字眼,这说的是当地人谋生的手段,即生产方式问题。居住在同一个地理区域的人类,不仅与同时代邻近族群的生产方式不同,而且在以前与现在的纵向生产方式对比上,也是迥异的。由此可知,“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D项正确。

  8.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材料分别介绍了以文字和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下的受众特征,并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说明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会导致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即A项。

  9.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文段首先肯定了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的做法;接着用“但”字转折,说明如果缺乏对文化真正的尊重和理解,而只进行简单的模仿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此处运用了假设论证法,“如果”后的内容是作者所否定的,与之相反的做法则是作者提倡的,也就是说作者反对仅仅在技术上简单地模仿和运用“中国元素”的做法,提倡在理解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中国元素”进行运用,由此可知,D项正确。

  10.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此题用的是演绎论证法。作者先说明一个一般性的道理,并用假钞的例子加以论证。接着以此为根据,推出打击假道理的必要性。故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应该是对假道理的批判。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三轮哥自学法律18年通

    三轮哥自学法律18年通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国家司法考试首次设立郊区考点07-1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考确认首日现场火爆 考生限流入07-1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司法考试报名7月5日起现场确07-1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三轮哥自学法律18年通过司考07-1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考10年41万人获职业资格 司考工07-1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全国司法考试7月1日起现场07-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监督公务员面试旁听不如直播07-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山东德州抽签选才 与“萝卜招聘”07-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未来公务员选拔看重科学素质07-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招考:旁听制度让面试更阳07-1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2012数学考研大纲权威预测:难度07-13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数学大纲预测以及复习07-13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数学暑期复习指导:三部07-13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数学大纲预测:不要对大07-13
    普通文章[数学]暑期备考:考研数学四大复习方法07-13
    普通文章[数学]专家提醒:考研数学常见考点简单07-13
    普通文章[英语]方法:整个考研阶段背单词五须知07-13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写作句式指导:以万变应07-13
    普通文章[英语]建议:2012年如何准备考研英语写07-13
    普通文章[英语]分析考研英语作文 教你写好主题句07-1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