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11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之标点使用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1 9:44:43

  标点的正确使用也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一种重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标点符号的普通用法及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的掌握。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考标点的使用方法。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

  (二)叹号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三)问号

  (1)疑问句、反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2)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3)连续问句,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4)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5)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四)顿号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2)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

  (五)逗号

  (1)并列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3)并列的短句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六)冒号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2)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3)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4)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用逗号,引语后的“某某说”后用句号,而不是冒号。

  (5)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6)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7)间接引用不用冒号。

  (8)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用冒号。

  (七)引号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

  (2)间接引用不用引号。

  (3)引文末的标点位置:

  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

  ②引文不完整,只作为行文中句子的一部分,则引文末尾的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而视整个句子的需要选用标点。

  (八)破折号

  (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话题突然转变、意思的递进、声音的延长,用破折号标明。

  (2)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题1:浙江行测真题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解析】“我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是陈述句,不应用问号,应该用句号。本题中考查的是问号的正确使用。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怎么”,但是句子整个并不是问句,而只是一个陈述句,因此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题2:浙江行测真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人以为乐观主义的人不过是“嬉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得过且过”,“唯唯诺诺”。

  B。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C。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

  D。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解析】A。解析:B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我们要领会“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深刻意义。C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看台上,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鼓劲。D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上述方法,均为中公教育专家的经验之谈,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择优录用。在实际的考试中,考生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去做对最多的试题,巧妙的方法对于公务员考试的成功必不可少。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人大代表解读公务员热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如何让“萝卜招聘”的“坑”挖不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人大代表解读公务员热 地位高待遇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两位80后女公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公务员不再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和省级公务员不招应届生 考碗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原生态之平淡篇:公务员的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代表建言:招考公务员要向“三门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陕西拟出台全国首个考试录用公务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陕西拟出台首个公考规章:面试成03-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人社部官员谈国考招录农民工 称改03-11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开门题型解析:完形填空03-11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数学:线性代数特点解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职位分析: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深度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法检系统考试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报名九项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公务员考试424联考 备考应顺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公告解读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告解读03-11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1北京公考新政:上下合璧 外地03-11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