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项突破:数量关系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27:29

  作者:万源泉

  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占用的时间和分值都很大。而且近年来难度越来越大,这部分题目成了很多人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拦路虎”。因此,如何应对这部分题目是很多考生想要迫切掌握的。

  一、考试介绍

  大纲中是这样规定这部分的:“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或原理。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而言,数量关系部分包含两种题型: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数字推理题通常情况下是给出一个数列,但整个数列中缺少一项(中间或两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判断其中的规律,然后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理的答案。这种题占的分值不多,但影响很大。题目看似很简单,但当开始做题后,往往会陷入做之不出、欲罢不能的境地,大多数考生很难在给定的时间里做出答案,一般要花费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对后面的答题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数学运算的题型更加广泛,难度也有增加,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知晓大量的题型并掌握应对这些题型的专业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备考策略

  (一)数字推理

  首先,备考时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数列和各种排列规律,并深刻理解各种“变式”的特点。其次,在平时练习时,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突破点,要善于总结规律。数字推理题的解题关键就在于找规律,它的计算量不大,找到规律后很快就能得出答案。各类参考书和辅导班的老师的总结有的很不错,关键是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如果时间充裕,最好的选择还是自己来总结。题目给出的是数列,就是一些数字的排列,含有的规律,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从“数”上去总结,就是数字本身或数字之间含有某些规律。如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排在一起,呈现为奇偶数、质数规律等,还可以根据数的运算关系来排列,呈现为加减法、乘除和乘方等规律。

  二是从“列”上去着眼,按照数列的性质,呈现出等差、等比等规律。还可以根据数列的排列形式,呈现出双重交替、分组等。具体规律名称叫什么这并不重要,只要熟知能用就行了。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之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发挥你的想象力,思考一下这些基本题型还可以有哪些变化形式,你能够变化引申的越多,你的胜算就越大。

  第三,要熟练运用规律。做题目时,我们能够在一秒之内做出的判断,就是一个数列项数的多少和数字变化幅度的大小,包括备选答案的数字的大小。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基本知道这个数列含有某种规律。比如,给出的数列项数较多,一般就可以首先考虑运用交替、分组等规律。如果项数少,一般只能用乘方和组合拼凑。如果数字之间变化幅度比较大,呈几何级增长,多半要用到乘法、二级等比和乘方规律。剩下的可以考虑用加减法、等差及变式和质数规律。平时要注意加强自己这方面的练习。

  最后,了解上述规律后,就是大量的练习了,应该特别注重真题的练习,当遇见一个数列类数字推理题时,脑中应迅速的闪过各类数列并找到规律。

  总之,对付这类题目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借用欧阳修《卖油翁》里的一句话:我亦无他,唯手熟耳!

  (二)数学运算

  首先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新题型,掌握应对新题型的基本知识,如工程、路程、排列组合、年龄、数值和集合等问题。同时,报考者应加强思维训练,尽量不采用方程法来解题,以节约解题时间。在此基础上,考生应提高自己使用代入法和排除法来解答习题的能力。要注重分类把握,并在练习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发现一个新的类型就归类分析,直至烂熟于胸。目前这类题目有三大倾向:第一,题干表述更加抽象,语言表达趋向复杂化。第二,“老瓶装新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题目都有可以找到其“原型”。第三,干扰项的干扰力度越来越大,题目难度加大。 备考时重点是加强练习,仔细思考。如果你感觉时间紧张,模拟题目可以不做,认真研究往年的真题完全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三、应试策略

  数字推理和数量运算一般材料阅读和题目难度都不会超过高中水平,但是因为题量较大,却很少有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而且往往一道题乍看容易,但往往做一分钟却还是没有结果,这时候这道题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时候一定要果断地选择放弃,否则会大大影响你答题的速度和质量。另外,考试时一定要注意选项中的规律和特点,比如很复杂的数字运算可能只把末位数字相加就能得到正确结果,考试时多注意观察,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