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专项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27:28

  作者:万源泉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测考试中占很大的比重,因为其所占时间很多,在本来时间就不充裕的行测考试中,如果言语理解与表达时间把握不当,很容易就“赔了夫人又折兵”。言语理解与表达又是整个考试中分值较大的一部分,所以能否把握这一部分就成了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这部分考题也因其阅读量大,题目设置复杂而令很多考生头疼。所以今天就来谈谈备考这部分考题的注意事项。

  一、考试要求

  北京社招考试大纲中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这样介绍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通过大纲要求我们可以知道,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是考查较长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给出一篇400到600字的文章,围绕这篇文章回答四至五个问题,这跟国家考试有所不同。从国家

公务员考试的趋势来看,文章阅读基本上已经消失了,所代替的是片断阅读,给出一小段文字,根据这段文字只回答一个问题。

  文章阅读一方面比片断阅读难,另外一方面又比片断阅读简单,为什么呢?难在阅读量上,因为要在短时间看一篇400到600字的文章,如果这篇文章涉及的是自然科学方面,阅读起来难度就更大,但是它的题目设置是相对简单的,只要读通文章以后,根据这个题目,找到文章中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信息,大部分都能答对。而国家考试中片断阅读出题的形式是比较多样的,或者考察文章的主旨,或者它的观点,或者是段落大意等等。

  因此,备考时要明确的复习重点,不要盲目复习,以免影响复习效果。

  二、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阅读部分主要以科技说明文为主,科技类文章的内容范围很广,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很多知识可能是一些科技前沿有关,很多考生对相关知识并不熟悉,有些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所以很多考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考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因此,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对相关能力的训练,加强对自己对文章内容掌握的能力,科技文一般文章脉络都比较清楚,不会有很深的主题,重点强调介绍知识。因此在平时备考中,要加强真题的训练,注重自己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在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找出一篇文章的主题句,注意主题句出现的位置,重点词语语意的把握,平时在练习时,不要以做完题为目的,而是要仔细思考命题人的出题思路,选项设置等,这个过程是非常关键的过程,真题的真正的作用的就在此刻显现。此外,大量阅读也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找些文章读对提高考试成绩也会很有帮助。

  三、应试策略

  行测考试是一种强度很大的考试,120分钟做135道题,平均每道题用一分不到的时间。言语理解与表达每篇文章500字左右,如果想从头到尾把文章读完再做题,阅读量是非常大的,这样肯定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而导致考试的失利。因此在考试时,就要注意考试技巧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要先阅读选项,大致了解文章要考察的内容,然后注意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这些句子一般出现在段落开头和结尾,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要向前或者向后去找答案。这样解题的话,不仅提高了解题速度,准确率也大大提高。此外,很多文章一般有5-7道题,一般而言,这些题目之间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般一道大题里面的几个小题是不同的题型,如主旨题、观点题、信息判断题、因果关系题等,一般先做主旨题和观点题,再做其他题型会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因此,在考试时一定要适当选择应考策略,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这样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本文系

新东方北斗星学校供新浪考试频道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