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专家谈公考行测判断题之刑法基本常识(6)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30:57

  北京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李祖华

  第七章 罪 数

  第一节 罪数的区分

  一、区分罪数的意义:有利于准确定罪;有利于适当量刑。

  二、区分罪数的标准:1、符合一个犯罪构成 就是一罪;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就是数罪;数次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也是数罪。2、注意问题:以犯罪的构成为准;坚持主客观相统一;注意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盗窃并使用他人信用卡的是盗窃罪、保险诈骗数罪并罚、贪脏枉法的依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

  一、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特点:1、必须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区别于状态犯,其是指行为结束后,造成的不法状态仍然在持续的情形);2、必须是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间断地持续;3、必须是一个行为侵犯了同一具体的社会关系(从始至终都针对同一对象,侵犯同一社会关系);4、必须出于一个罪过。

  二、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特点:1、实施了一个行为;2、触 犯了数个罪名。处罚:择一重罪处罚。

  三、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特点:1、实施了基本犯罪行为,但造成了加重结果;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2、对基本犯罪一般持故意,对加重结果到少有过失;3、刑法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

  一、结合犯: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所硎分则的明文规定,结合成为别一独立的新罪的情况。特点:1、原本为刑 法上数个独立的犯罪;2、结合成另一个独立新罪:公式为:甲罪+乙罪=丙罪;3、原本独立的犯罪失去独立的意义,成为新罪的一部分;4、是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的。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典型的结合犯。

  二、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腐化生活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的情况。可分为常业惯犯(以犯罪为常业,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腐化生活来源的情况)、常习惯犯(是指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的情况)。特点:1、恶习深;2、时间长;3、犯罪次数多;4、社会危害大。我国刑法规定的常业惯犯有:赌博罪、非法行医罪。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

  一、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特点:1、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2、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包括数次行为都独立构成 犯罪;数次行为都不独立构成 犯罪<徐行犯>;数次行为中有的独立构成犯罪有的不独立构成犯罪);3、行为具有连续性(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看);4、必须触犯同一个罪名(触犯同一条文的不等于触犯同一罪名)。多次抢劫是升格。走私、贪污。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吸收犯:是指事实上存在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特点:1、具有数个独立的符合犯罪构成 的犯罪行为;2、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3、数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的所经阶段或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的当然结果,具本有三种情况:一是重行为德阳收轻行为;二是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三是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三、牵连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特点:1、出于一个犯罪目的;2、实施了数个行为;且数行为之间有手段与目的或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认定。3、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与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触犯的罪名不是一个。处罚:从一重罪从重处罚。刑法的处理有:1、从一重(枉法裁判并受贿的);2、从一重从重(

邮政人员偷窃财物的);3、独立的法定刑(运送偷越国境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4、数罪并罚(走私)。

  金路

公务员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