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事业单位招考法律常识考点集萃:民法篇
作者:京佳公务…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0 16:07:14

  在各地的事业单位招考中,考试内容中总少不了法律的身影,或称作法律基础知识,或被称作法律常识,但不管被称作什么,由于法律所涵盖的内容繁多,对各位考生朋友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朋友们来说,复习起来难度较大,抓不住常考点,因而影响到考试成绩,阻挡了自己的考试之路,或者因拉不开差距,增加了后期面试的难度。在此,京佳教育李晓老师力求以最精炼的内容为各位考生朋友总结考点,为您的成功之路添砖加瓦!

  民法的内容繁多,短时期内掌握困难较大。但在事业单位招考中,基本只考查民法中最基本的知识点。

  1. 关于民法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涵 相关法条
自愿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①自主参与

  ②自己责任

《民法通则》第4条

  《合同法》第4条

平等原则 ①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②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③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民法通则》第3条《合同法》第3条
公平原则 ①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②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公平

  ③风险负担的平衡

《民法通则》第4条《合同法》第5条
诚实信用原则

  (帝王条款)

①设立或者变更民事法律关系时的诚信

  ②民事法律关系建立后的诚信

  ③民事法律关系终止后的诚信

《民法通则》第4条《合同法》第6条
公序良俗原则 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程序。善良风俗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 《民法通则》第7条

  《合同法》第7条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越权利的正当界限,不得背离法律没有设置该权利的宗旨,否则就构成权利的滥用,应当承担责任。 《宪法》第51条

  《民法通则》第6条

  2. 关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种类 构成 法律意义
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都可以从事。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①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②纯收益的民事行为有效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

  行为能力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①纯收益的民事行为有效

  ②从事社会惯例许可的民事行为有效

  ③从事其他的行为无效。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李老师温馨提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总以小型案例的形式出现,准确掌握是必然之意。

  3. 关于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

  内容比较 宣告失踪 宣告死亡
不同点 要件不同 ①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

  ②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请。

  ③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

①被申请人下落不明到达法定期间,一般为4年,但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期限为2年。

  ②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

  ③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

下落不明期间的起算点不同 ①一般情况下为下落不明的次日。

  ②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为战争结束之日。

①一般情况下为下落不明的次日。

  ②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为战争结束之日。

  ③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为事故发生之日。

公告期不同 3个月 一般情形下为1年,对于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还的,公告期为3个月。
申请宣告的利害关系人范围不同 没有顺序限制,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有顺序限制:①。配偶;②父母、子女;③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④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宣告后法律效力不同 主要是为失踪人指定财产代管人,代管人在有关失踪人的诉讼中,有充当原告或被告的资格 发生与自然人自然死亡相同的效力,即在被宣告人住所地为中心的区域内,其丧失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

  ①婚姻关系自宣告死亡之日起消灭。

  ②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子女可以依法被他人收养。

  ③自宣告死亡之日起,继承开始。

宣告撤销后的法律后果不同 财产代管结束 ①对于婚姻关系,配偶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再婚后配偶他方又死亡的,不能自行恢复婚姻关系。

  ②对于财产关系,因继承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或者给予适当补偿。恶意宣告的,利害关系人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③对于收养关系,被宣告死亡人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已经成立的收养关系无效,但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同意的除外。

相同点 启动程序 利害关系人申请
宣告主体 人民法院

  【李老师温馨提示】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制度的内容易混淆,要对比记忆。宣告撤销后的法律效果是高频考点,需准确记忆。

  4. 关于我国法人的分类

 种  类 内   涵
企业法人 依照法人条件成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非企业法人 机关法人 国家机关(政府)
事业单位法人 从事非营利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类法人(科、教、文、卫等)
社会团体法人 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文学艺术活动、宗教活动的各类法人(中国法学会等)
捐献法人 对捐赠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茅盾文学奖基金会等)

  5. 关于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的效力 内  涵 情  形
有效 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属于民事法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生效要件:

  ①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定的强制性规定

无效 不具备生效要件,自始、确定、绝对的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强制性规定
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
合同的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可变更、可撤销 未充分具备有效要件,允许当事人变更或撤销。 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受欺诈、胁迫而实施的损害非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 欠缺生效要件不能生效,但法律允许第三人补充 有效要件而使其生效或不予补充而使其无效的不定状态。 无权代理
无权处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为的合同行为
欠缺债权人同意的债务承担行为

  【李老师温馨提示】民法内容体系庞大,先仅就《民法通则》中的常考知识点做一梳理,本篇中民事行为的内容为重点把握对象。

分享到: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聘任制打破铁饭碗 公务

    中央机关新录公务员逾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如果被辞退五年内不得再报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山东省将严惩人事考试作弊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人民日报:探索建立公开遴选公务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考试面试弃考三年内不得报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海南公务员考试户籍岗位要落户一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在校期间社会实践不算基层工作经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山西公务员报考专业设置分类指导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人大代表建议公务员职务犯罪一律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深圳拟建公务员诚信档案 公务行为03-2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云南更正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错误03-20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重点之熟悉线性代数学科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一大主题与八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备考策略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大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广东省选拔乡镇公务员公告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2012年公开考录公务员公告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2年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职位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广东省2012年选拔乡镇公务员公告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辽宁省2012年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分03-2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如何在公务员考场当中争分夺秒得03-20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