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兰州4月12日消息 2011年5月份以来,甘肃省创新方式方法,把公务员(微博)职业道德培训和依法行政培训结合,采取全省统一部署、分批组织实施、脱产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考核讲评等方式,对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了全员轮训,全面提升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全员轮训的通知》,分期分批组织全员轮训,每期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并把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培训作为必修内容贯穿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及其他各类培训中。目前累计培训人员96000余人,其中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7000余人。
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紧扣需求,强化针对性,增进科学性。安排了公务员职业精神、公务员道德修养、公务员行为规范等专题辅导,受到学员欢迎。购买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学习读本》,人手一册。编印下发了3500册《“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的“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事迹学习材料单行本。兰州市还增添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编写了22万字的《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教材》。
重视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有效性。一方面,把培训方式与工作性质相结合,防止“两张皮”;另一方面,广泛运用案例教学,通过运用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公务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等案例教学,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和感染广大公务员。
为保证授课质量,开展“试讲”活动,严把教学“入口关”。开班前,由领导小组组织教学督导组成员和全体教师进行“试讲”活动,从培训目的、教学方法、讲授内容、教学课件、授课讲义等方面对每个教学专题进行量化评估。武威市实行了“两人一专题,A、B角竞课”的备课机制,即由两位授课教师同时备一个专题,并在开班前试讲,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现场点评。同时,开展教学评估,增强教师责任感。每堂课结束后,由学员给授课教师当场打分,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完善教学内容、淘汰教学专题、评选优秀教师和教师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
严格培训结果运用,确保培训效果。培训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省直行政机关公务员由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命题,甘肃行政学院组织考试;市(州)以下机关公务员由各市(州)人社局统一命题并进行考试。对培训考试不合格者,要求进行补训;对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金昌市作出了在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期间,全体培训人员不准请假、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缺勤、不准会客、不准接打电话的“六不准”规定。
为防止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出现“一阵风”的现象,甘肃省努力探索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长效机制,使培训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省直大口及垂直管理机构、各市(州)分别成立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培训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一部署,分批实施,确保培训“人员、时间、内容、质量”的落实。此外,甘肃省还将进一步建立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监督约束的重要手段,不断夯实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基础,使培训机制更有生命力。(通讯员 甘公宣)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