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2009年考研政治邓三知识点详解第三章
作者:万学海文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11 16:31:39

  第一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三、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也才能坚持自己的先进性。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也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因此它本身也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实事求是则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实事求是。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或“右”的错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人的正确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有机演化过程,生产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作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尊重实践。

  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一切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本身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实践过程。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发展的科学,它始终以变化着的实践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因此我们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同不断发展的情况相结合。

  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六、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一)“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其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概括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如果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则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意义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标准。它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排除了在社会化大生产一些手段、方法问题上的所谓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使我们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出了科学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另外,在这个重要讲话中,邓小平同志还阐述了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

  1、它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2、它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3、它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它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这一概括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具体表现在:

  1、它使人们看清了社会主义存在的根据。

  2、它使人们看清了体现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本质要求。

  3、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4、它既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完全、更加清楚。因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规律性与目的性两个方面的统一中把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的统一,又体现了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

  (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

  1、这一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

  2、这一概括既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同时又为我们完善、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3、这一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发展的内涵

  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其次,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至关重要。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因而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具体表现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2、要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取胜离不开自身的发展。

  3、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4、紧紧抓住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

  三、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体表现在: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其它一系列矛盾的根本手段。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求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基础。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浦东率先试点聘任制公

    “范跑跑”成公务员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厦门司法考试2812人报考 较去年增07-2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名师赵达夫谈09高等数学考试08-11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名师张卓奎解读2009年新08-11
    普通文章[数学]新增知识点咋复习 刘庆华解析09考08-11
    普通文章[数学]2008、2009年考研数学大纲知识点08-11
    普通文章[数学]2009年全国统考历史学大纲最新权08-11
    普通文章[英语]以阅读为主 考研英语暑期备考两大08-11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名师何君兰解析09大纲:08-11
    普通文章[英语]如何拿高分 考研英语翻译应对策略08-11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名师王建华解析09大纲:08-11
    普通文章[英语]深度剖析09考研大纲 详尽指导英语08-11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司法考试海天教育网络大模07-25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司法考试海天教育网络大模07-25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8年司法考试海天教育网络大模07-25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