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文章正文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考前预测卷(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12:24:54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6分)

  1.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2.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

  3.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4. 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要求则表现为( )

  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 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 

  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5. 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是( )

  A. 国有经济的一种形式 B. 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

  C. 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D.外资经济的一种形式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其微观基础 ( )

  A. 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B. 现代企业制度

  C.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D.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7. 指导建立社会主义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是毛泽东的( )

  A.新民主主义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统一战线,它的名称是( )

  A.革命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

  10. 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加强党内组织建设 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C.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D.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11. 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 )

  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 D.法制健全

  1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A. 实现科技的飞跃 B. 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

  C. 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 D. 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13.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最好的结合点是( )

  A.实行股份制 B.实行股份合作制

  C.实行企业的联合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4.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主要是因为( )

  A.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比较薄弱

  C.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5. 2006年7月1日上午,( )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通车庆祝大会,随后沿线进行考察。

  A. 滇藏铁路 B. 新藏铁路 C. 青藏铁路 D. 川藏铁路

  16. 2006年9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重申,决不允许( )拥有核武器。

  A. 朝鲜 B. 伊朗 C. 叙利亚 D. 伊拉克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4分)

  17. “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 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 )

  A.唯物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经验论观点

  18.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的是( )

  A.镜中花,水中月 B.阶级斗争

  C.引力场 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

  19.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20.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1. 经济规律的类型有( )

  A.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B.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的经济规律

  C.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D.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22.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矛盾有(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23.小强花50元在某商店购买了一个篮球,商店将其中的3元用于交纳税收。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24.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 )

  A.资产受益权 B.重大决策权 C.资产支配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25.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中,具有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是( )

  A. 个体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6. 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有( )

  A.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B. 统筹兼顾的方针

  C. 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 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27. 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 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

  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8. 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29.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0. 现在我国好多城市都提倡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31. 2006年9月1-2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中央讲话。他强调,农业税的取消,标着着我国农村改革开始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要( )

  A. 充分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B. 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C. 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D. 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 2006年9月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努力建设( )

  A. 法治政府 B. 服务政府 C. 责任政府 D. 效能政府

  33. 9月1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表示,近日又有一批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目前,已有66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至今年年底招展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原定任务已圆满完成。近日加入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是( )

  A. 老挝 B. 卢森堡

  C. 马来西亚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三、分析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2

  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材料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材料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分析材料1观点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3)结合材料1、2、3并联系现实分析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35. 下面是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国际通过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据统计,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近几年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学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我国的这种收入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反映: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例为2.17:1;2002年扩大到3.12:1。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大得多。

  二是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据2002年各省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行榜显示,最落后的西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121元,而最发达的东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