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文章正文  
 
 
 
07新东方 考研政治近10年考点路线图(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来源:新东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12:24:27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16题(单)、2001年理科第16题(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99年理科第2题(单):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998年文科第12题(多):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历年考点:

2000年文科第33题(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历年考点:

2003年第16题(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998年文科第11题(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总题数19;总分数80;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9%;占本部分数比重30%)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

历年考点:

2006年第2题(单):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003年第3题(单):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历年考点:

1998年理科第27题(论):认识的主体及其形成与发展。

1997年文科第12题(多):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历年考点:

2002年理科第31题(辨析):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历年考点:

2006年第3题(单):实践和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2005年第3题(单):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

2002年理科第2题(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2002年理科第16题(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31题(辨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2000年理科第30题(辨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2000年理科第17题(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999年文科第3题(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历年考点:

2004年第34题(分析):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历年考点:

2005年第2题(单):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2001年文科第34题(论)、2001年理科第34题(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的具体性。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历年考点:

1999年理科第33题(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1999年文科第4题(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价值选择及其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总题数19;总分数43;占本部分题数比重19%;占本部分数比重16%)

 

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历年考点:

2006年第18题(多):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2006年第4题(单):社会生产实践(劳动)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2000年理科第19题(多):社会的物质基础。

1999年理科第4题(单):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历年考点:

2004年第2题(单):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社会的实践本质。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历年考点:

2004年第1题(单):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历年考点:

2002年文科第2题(单)、2002年理科第3题(单):科学技术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历年考点:

2001年文科第31题(辨析)、2001年理科第31题(辨析):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1999年理科第3题(单):生产关系的实质。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历年考点:

1999年文科第32题(辨析):资产阶级平等权利消除的是等级特权,保护的是阶级特权。

1997年理科第6题(单):资本主义的民主权利与其经济基础的关系。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历年考点:

1997年文科第4题(单):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

 

4.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

历年考点:

1999年理科第31题(辨析):政治与金钱的关系。

1999年理科第7题(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历年考点:

2000年文科第31题(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历年考点:

2003年第31题(辨析):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文明和文明形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历年考点:

2006年第19题(多):文化与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总题数7;总分数19;占本部分题数比重7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