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知识点的树状结构解析 |
作者:赛尔水木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5 10:17:11 |
|
考研数学的复习并不很难,但很多同学感到难以下手,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开始需要解决的是方法论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很好的方法论就像一件很顺手的工具,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功就是这个道理。
考研数学不同大学数学,考研数学考察目标是将应试者进行能力等级的分类,而大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同学们掌握数学的知识,并将数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并应用于实践。通过浏览真题,同学们不难发现考研数学的真题更加综合,根据以往统计,不论填空题还是综合大题都涉及至少5个不同的知识点,而大学数学考试的题目则更注重某一知识点的考察,这就要求同学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的考研数学真题甚至包含高数、线代及概率的知识点,而数学中的大量知识点怎样才能象一个关系型的数据库,方便我们使用呢?如果知识点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是离散的存在状态,恐怕精准的记忆都很难,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有效的组织不同的知识点呢?
在这里,我们看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高数的教学中,是先学连续还是先学微分的概念?有的同学可能会去回忆高数教材的目录,这是一个办法,但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连续的概念,怎么能理解导数的概念?有了导数才会有微分。我们在往前推,如果没有极限的概念,我们怎样理解连续?没有函数的概念,我们怎么理解连续,所以顺序是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然后是多元函数,这里,我们已经给同学们画出了一个简单的链状结构图,随着内容的丰富,链状会变成树状。每个同学的学习特点不是很一样,上述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同学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的。
希望同学找到一本2009年的考试大纲,根据数学知识点的前后逻辑关系,梳理一下,看看能否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知识链条,树状结构图。
|
|
|
上一个文章: 高分这样炼成 考研数学夏季提分技巧 下一个文章: 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 考研数学复习顺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