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英语 >> 正文  
 
 
 
从大纲变化看考研英语后期复习策略
作者:万学海文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6 13:48:01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终于隆重登场,同学们也已经进入了考研英语复习的后期并且也是关键阶段。从大纲可以看出考研英语对考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考查在逐步加深,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备考复习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切实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对文章长难句和段落逻辑结构的把握上,进而在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经过前期的复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基本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因此在后期复习中大家应该强化优势,弥补劣势,进一步获得提高和突破。建议考研英语的后期复习应以真题研读为中心,专项训练为重点,模拟题练习为辅助。具体复习策略总结如下:

  英语知识运用复习对策:考试大纲对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具体要求是: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识辨能力等。解答英语知识运用题目,说到底是在一定的词汇、语法和阅读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再运用已经储备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推理、判断能力,准确地选出空缺的词汇或短语。这个过程中还要求考生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如果有生词);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储备大量的背景知识,掌握系统的考研英语语法知识,熟记考研词汇的搭配和辨析,具备超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后期针对完型的复习主要是词汇的进一步积累和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可以从历年真题中分析总结完型填空的所有考点,熟记并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加强英语知识运用的专项练习。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二节。

  阅读理解复习对策:阅读理解练习无论是在前期还是后期的复习,都无比重要。后期复习主要是通过研究真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历年真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短小但极其精悍。有的参考书本将这些文章单独分列出来,同时配上译文和解析,同学们应尽量将近几年来考研真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多读几遍,达到充分理解的程度。阅读文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巩固大纲词汇,最好能够将词语放到文章句子中理解,掌握多种词义。2、理解疑难长句,首先把握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其次练习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坚决反对脱离文章上下文、孤立分析疑难长句。注意在考研复习的整个过程中,词汇应该始终是重点,甚至在考研的前一天,在步入考场的时候,仍需要对薄弱环节的词汇进行浏览和回忆。3、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有效的阅读技能。4、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并要善于通过做题来验证这些方法和技巧。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三节。

  新题型和翻译的复习对策:新题型和翻译属于阅读理解部分。关于新题型的后期复习主要是集中时间进行专项训练,重点练习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和寻找把握文章线索的能力。掌握各个段落中的关联特征,包括指代关联、转承关联、词义关联、数字关联等;读懂关键句子,重点是首末句,带有转承关系的句子,带有特殊标点的句子等;熟悉做题步骤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复习,从考研翻译的考查趋势看,语法现象的考查有所降低,考题难度在逐步加大,主要体现在句子的复杂程度以及词义的选择与引申。这就意味着考研翻译更深的注重词汇、语法、阅读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大纲要求译文要达到准确、通顺、完整。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基本功,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英语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换能力,这就使得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至关重要。由于前期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已经为翻译复习做了厚实的铺垫,所以后期主要是从历年真题中总结翻译的所有考点,熟记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有意地训练翻译技巧。建议多做翻译练习,并在此过程中对翻译技巧加以灵活运用,以便翻译出忠实原文意思,无错译、漏译,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四、五节。

  作文复习对策:作文是后期复习的重点,主要是作文范文的学习及练习,要真正动手写作文,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同时,参考真题中的作文题目,熟练运用大、小作文常用模板。通过作文练习,把握作文结构和主题,能够写出符合考研作文要求的文章,最大限度避免常见语法错误。总之,多读、多背、多写,就一定能攻克考研作文。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章第六节。

  真题: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要深刻透彻地研究真题,把握考研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研究真题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继续巩固英语基础,掌握真题中出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和疑难句,这是到目前这个阶段提高英语基础的最有效最快捷最有针对性的方法;二是提高阅读效率,要求能够把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架构、文章核心信息的标志和经常出现的位置,从而能迅速把握文章中心和作者态度,找到解题的主线;三是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认真分析真题中的每一道题目、每一个选项,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思路,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研读真题,达到对考研英语真题的特点有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把握。

  具体详见高教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三章。

  模拟题:模拟题的练习是考研复习冲刺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模拟题的练习,把握做题节奏,提高做题速度,为每类题型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建议卷面时间大概分配为:完型20分钟左右;阅读70分钟左右;新题型20左右分钟;翻译20分钟左右;作文50分钟左右。在冲刺阶段坚持每周做2~3套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包括作文),每套试题都要在模拟实考的时限和环境下完成,以便测试自己的实际应考能力。并根据自身特点对主观题进行估分(尽量稍估低一些),对单题分值较大的阅读和翻译应该保持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2011年的英语考研大纲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同学们一定要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去制定复习计划,基本上按照原有的思路进行更加系统、更具深度的复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强烈建议各位同学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落实自己的计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在2011年的考研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公务员被录而未用“卡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3名携带贫血基因者报考公务员被拒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被录而未用“卡”五年:我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人保部:在优秀技工中考录公务员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状元”“被公务员”现象当止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招考有望向技工放开 高级工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河南省公开选拔初任检察官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西安市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工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江苏政法干警招录面试9月18日开始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笔试成绩提高 面09-06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四川省直机关面向基层遴选135名优09-06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2011考研英语大纲之阅读理解应考09-06
    普通文章[英语]2011年考研大纲:英语阅读理解A命09-06
    普通文章[英语]2011年考研英语新大纲复习:阅读09-06
    普通文章[英语]针对考研英语大纲复习:写作备考09-06
    普通文章[数学]2011年考研数学大纲解析:线性代09-06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西藏第二批招录公职人员的09-0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大纲公布 名师指导下半年数学09-0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名师解读:吃透数学大纲精神09-06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解读2011年考研数学大纲:难09-06
    普通文章[数学]2011年考研数学大纲无变化 稳固复09-06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