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高考专区 >> 复习备考 >> 语文 >> 正文  
 
 
 
高考状元谈理科语文:在台阶式复习中渐进(图)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 11:27:00

  “所有科目中,语文是见效最慢的一科。一段时间没读可能成绩也不会有明显下滑,读了可能也不会有明显上升。但到一定时间,比如说高考,平时读与不读的就会体现出差距。”

  “复习语文,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来,每上一个台阶是可能会停滞一段时间才有新进步。我们需要的不是赶进度,而是要在平时多积累。”

高考状元谈理科语文:在台阶式复习中渐进(图)许子辰

  人物名片:许子辰 泉州五中2007届理科毕业生,高考成绩696分,省高考理科第二名、泉州市理科状元;其中语文137分,为泉州市语文单科状元。2008年8月将赴港入读香港大学精算系。

  积累:分散到每一天学习中

  很多理科生,提起语文都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如果明白了高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说白了,高考语文考的就是知识与能力,积累的是知识,而把积累的知识展现出来,就是能力了。

  就比如理科生都头痛的文言文阅读,一些字词的解释就是平时知识积累的内容之一。高考不会直接考词义,可能会让你辨析一组词义相近的词,这就是在积累基础上的能力移迁。

  知识积累,需要时间。按要求在三年时间内达到目标的,不要压缩到一年甚至半年来“速成”,应该把目标分散到每一天的学习中去。我到了高三才有这样的感悟,如果能早点感悟,我想语文复习起来会轻松得多。

  能力的培养,也是个漫长过程;不过从高考应试的角度来说,能力是可以取得短期压缩式突破的,周期拉得太长,效果反而不好。比如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训练主观题,保质保量做好题目,做完后再进行分析。一段时间集中“轰炸”后,对某类题型的解题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阅读:通读概读无需深读

  我的积累功课,其实就是两部分:一是背诵古诗词,一是阅读一些名著。从高三开始,我每天都会利用零碎时间背诵古诗词,除了课内要求的一定要记,其他的就自己找些唐诗、宋词、元曲来读。这块内容其实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一般三餐饭后基本都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的消化时间,不会马上“开工”,正好拿来背诵古诗词。

  背诵古诗词的好处很多,一来高考本来就要古诗鉴赏,多背些古诗词对这道题有帮助;另外,对写作也很有裨益,很多名句可以运用到作文里,增加行文中的文化气息。

  至于名著阅读,这部分内容高一高二的学生现在就可以阅读了,如果到了高三再来读名著的,建议大家买本名著阅读纲要之类的教辅。我当时就是按着教辅复习,花了3个月时间,把名著“走马观花”过了一遍。

  复习名著阅读,没必要把名著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一遍,也没必要挖得太深。一来复习时间有限,二来很多名著即使现在读了,也未必有什么收获,因为我们人生阅历还没到那个层次。

  作文:考前别“伤筋动骨”

  作文这块,平时可以抓紧时间做些写作训练,关键是贵精不贵多。每次训练,最好都要有所总结,能从中得到提升。不要练十篇,十篇都千篇一律。如果自己看不出来,可以请老师帮忙看看,总之不要写完了就放在那,那样子基本等于没成效。

  考前可以适应做一些集中训练,保持手感。如果只剩两个月了仍然对作文没有头绪的话,不妨试一试套路模式。套路写作,未必能提高你的作文水平,但还是有可能提高你的高考作文分数。当然,即使是套路最好也要有自己的风格,开篇、结局别千篇一律,引用的材料最好鲜活生动不是人云亦云那类,否则阅卷老师看烦了千篇一律的套路,下手可能也不会很留情。

  另外,考前一两个月,不要伤筋动骨做大变化,对自己习惯的文风、笔法大创新,创新的文章风险很大,常常面临两个极端———或者分数被抬得很高,或者跌得很惨。在高考的时候,能够正常发挥平时水平就好,不要为追求满分作文而特意求新、求奇。像诗歌、戏剧这类体裁,平时没怎么练习的,在高考作文时还是不要轻易尝试的好,避免因风险太大而失分。 (记者:李晓蓉)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