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高考专区 >> 复习备考 >> 高考经验 >> 正文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考答题致胜7招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5 11:47:00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徐珊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经千辛万苦的高三学生,都希望在高考时有个高水平的发挥,取得理想成绩。如何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教育界专家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7个方面操练考试技能,提高考试技巧。

  1 提前进考场熟悉环境

  考前头晚睡足,早晨吃好早餐,带齐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这样,一方面可以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例如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这样不仅能转移考前的恐惧,且有利于把最佳状态带进考场。

  2 精神放松,避免慌张

  走进考场,由于场面严肃,气氛紧张,往往考生会产生条件反射,出现情绪紧张。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并且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激情的产生,提高思维速度,促进解题效率的提高。但是,有的考生由于患得患失,变紧张为慌张,影响正常发挥。

  怎样才能避免慌张呢?专家认为,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间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转移注意法,把注意力转移到某次印象较深的考试评讲课上,或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忆中;二是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三是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发卷时。

  3 在正确的基础上求快

  刚拿到试卷时,考生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要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

  专家表示,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考生要先在正确率上下功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以后,速度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答题时要做到字字有据,步步准确,书写规范,尽量一次成功,正因为稳和准,所以考生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不能患得患失,一味求快,只会快一点,错一片,尽做无用功。

  要不要抽出时间把前面的试题先检查一遍?专家认为,许多考生在最后时段检查前面的试题过程中很难找到错误,因为在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很难克服原来形成的定势思维,因此我们主张争取一遍成功。

  4 立足中下题目

  平时做作业,都是按所有题目来完成的,但高考却不然,只有个别同学能交满分卷,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另外,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终考1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5 合理安排答题顺序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要学会把握答题节奏,正确对待难题和容易题,一般情况下,把试卷内容分成三类,一是容易上手、运算量不大的题先做,并确保正确,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信心,促进思维激情的产生;二是有思路但运算或思维量较大的题,放在第二轮做;最后解答困难题。

  正确处理好答题中的准与快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在考场上,专家建议考生可把手表放在桌子上,经常注意把握时间,但也不要过于频繁。做前面的容易题不要拖拉,做后面的难题也不要在一道题上用过多的时间,坚持“先高分后低分”原则,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

  6 答题注意分段得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高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例如,理科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作文尤其注意开头和结尾,文科一般都按要点给分,所以,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

  7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方面真正看清题意。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尤忌画蛇添足。数学科考试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将请06-05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五类题型详细解06-05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在线讲义:马哲第七章答06-05
    普通文章[数学]技巧先行战无不胜--考研数学应试06-04
    普通文章[英语]练习有章法 考研英语完形填空复习06-04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辅导:马哲第七章重难点问题06-04
    普通文章[政治]考研政治在线讲义:马哲第六章答06-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