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12国考辅导:全方位解读直言命题推理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6 14:47:09

  直言命题推理类试题,是历年国考行测试卷之判断推理部分逻辑判断试题的常考题型之一。直言命题也称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例如:

  (1)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2)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3)北京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

  一、直言命题特征概括

  1。结构分析——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构成。

  ①主项是直言命题中用以表示事物对象的概念。如果主项是普通词项,逻辑学中用“S”来表示;如果主项是单称词项,即查名和摹状词,则用小写字母a表示。如例(1)中的“商品”、例(2)中的“三角形”和例(3)中的“北京大学”。

  ②谓项是直言命题中用以表示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逻辑学中用大写字母P表示。如例(1)中的“劳动产品”、例(2)中的“等腰三角形”和例(3)中的“中国一流大学”。

  ③量项是直言命题中表示主项外延情况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范围。

  量项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全称量词。它表示一个命题对其主项的全部外延都作出了判断,如例(1)中的“所有”。此外,“一切”、“每一个”、“任一”等也都是全称量词。

  第二种是特称量词。它表示一个命题对其主项的全部外延并没有作出判定,或者说,仅仅断定了主项的部分外延,如例(2)中的“有的”。此外,“有些”、“某些”、“至少有一个”也是特称量词。

  第三种是单称量词。它表示一个命题对其主项外延的某个特定对象作出了断定。量项决定命题的量。

  ④联项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如例(1)中的“是”、例(2)中的“不是”。联项可以分为肯定联词和否定联词。“是”是肯定联词,它表明主项和谓项相联系;“不是”是否定联词,它表明主项和谓项相排斥。联项决定命题的质。

  2. 种类——根据所含量项和联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全称肯定命题 所有S都是P 记为SAP,缩写为A 所有北京人都是中国人
全称否定命题 所有S都不是P 记为SEP,缩写为E 所有中国人不是北京人
特称肯定命题 有的S是P 记为SIP,缩写为I 有些中国人是北京人
特称否定命题 有的S不是P 记为SOP,缩写为O 有些中国人不是北京人
单称肯定命题 a(或某个S)是P 记为SaP,缩写为a 张力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单称否定命题 e(或某个S)不是P 记为SeP,缩写为e 张力不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3。真假包含关系

  【京佳提示】:

  (1)命题的真假。一个命题的断定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它就是真的;一个命题的断定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它就是假的。

  (2)两个概念的外延上主要存在着五种关系,即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重合,如:“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

  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如:“学生”与“人”。

  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如:“学生”与“中学生”。

  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如:“小学生”与“运动员”。

  全异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重合部分。如:“小学生”与“中学生”。   

  

  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在外延上所存在的五种关系,决定了一个具体的直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列表如下

命题判断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SAP
SEP
SIP
SOP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特称肯定命题SIP在全同关系下或真包含于关系下都为真,因为全称肯定命题SAP此时也为真,既然“所有S都是P”,当然也可以说“有些S是P”。同理,特称否定SOP在全异关系下也为真,因为全称否定命题SEP此时也为真,既然“所有s都不是P”,当然也可以说“有些S不是P”。例如,“有些大学生是人”为真,因为既然“所有大学生都是人”,当然也可以说“有些大学生是人”。如果“有些大学生是人”为假,就意味着其矛盾命题“所有大学生都不是人”为真,这显然是荒谬的。

分享到: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福建8万考生争当公务员

    宁波选拔干部面试 考生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四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三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一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十年“司考”深圳七千人取得职业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四大因素推动司法考试逐年升温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考十年 律师准入不应还是高门槛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第二次公益法系列讲座:人权案件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时评:打击“国考”泄题 司法不能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部称尚无证据表明司考大面积09-26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高数新大纲公布后复习三09-2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9月后复习 用做题巩固基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数学大纲后复习策略调09-26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支招:2012考研数学解题技巧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数学复习重点与典型题09-2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大纲变化小 真题深化重点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数学大纲出台后复习指导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大纲出来后数学学习策略09-26
    普通文章[数学]三方面完全解读2012年数学考研大09-26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指导:2012考研数学重难点分09-26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四09-26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三09-26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09-26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一09-26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