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国家公务员常识判断题库之科技与地理常识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6 14:46:51

  第三篇     科技与地理常识

  公考对科技常识的考查,要求考生了解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以及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为此,本篇把科技常识分为了科技史、前沿科技和生活常识三个专项。在考点指津部分,我们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科技知识,帮助考生了解基本的科技常识。科技知识比较繁琐,尤其是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很受出题者重视。地理常识也是公考内容之一,我们归纳了一些地理知识,帮助考生了解地理方面的内容。最后考生通过习题来演练,一定能够掌握科技与地理知识,轻松应对考试。

  专项一 科技史

  ■考点指津

  1 我国航天史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

  2011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2 水利工程

  ■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 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胶莱运河。

  ■ 20世纪90年代: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

  ■ 21世纪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1:

  下列对人物及其贡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凯恩斯撰写了《国富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定律,为遗传因子理论奠定了框架基础

  C。冯·诺依曼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据此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答案】A。

  【解析】《国富论》的作者是亚当·斯密,此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例题2:

  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

  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

  C。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D。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

  【答案】D。

  【解析】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故A项错误;航天员列昂诺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号飞船遨游太空时,冒险出舱活动24分钟,成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故B项错误;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的载人飞船,故C项错误;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因此D项正确。

  ■深度自测练习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2.1957年10月,(    )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前苏联                   C.中国                      D。欧共体

  3.1938年,德国人(    )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

  4.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不正确的是(    )。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

  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

  5.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解析: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发现者是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多·哈恩。

  4.【答案】D。解析:“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是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

  5.【答案】C。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

  ■专项提高精练

  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因素

  2.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                           ②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4.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和(    )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A。相对论    光学                                       B。相对论   电磁学

  C。光学      电磁学                                   D。相对论   量子力学

  5.以下人物及其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

  B。拉瓦锡揭示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C。亚当·斯密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D。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活跃、最根本的动力。

  2.【答案】D。解析:1962年,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在上海制成,为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现代工业作出了贡献。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

  3.【答案】D。解析:“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造价白银八千两。1865年在安庆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

  4.【答案】D。解析:光学和电磁学产生于19世纪。

  5.【答案】C。解析:《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著作。

  专项二 前沿科技

  ■考点指津

  1 能源技术

  ■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辐射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种形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产品最终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太阳能利用设备和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核能:又称原子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主要应用于核能发电,技术应用比较成熟。核聚变则有几大优点:安全、无污染、高效,核能中聚变能是一种无限、清洁、安全的理想能源。

  ■ 生物质能: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是太阳能以化学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一种能量形式,是一种可再生、永不会枯竭,且对我们地球环境“最友好”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其主要应用方式有:生物质制沼气技术、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燃料酒精、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等。

  ■ 地热能: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进行热核反应,产生的巨大热能通过大地的热传导、火山喷发、地震等途径向地表散发,产生了地热能。地热能主要应用方向有:地热发电、地热直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地热制冷空调技术、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其中地热发电已经成为某些国家的主要发电方式。

  2 材料工程

  ■ 超导材料: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发现,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这一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零电阻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

  ■ 纳米:纳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1:

  下列有关现代科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

  B。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C。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

  D。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答案】C。

  【解析】高温超导体通常是指在液氮温度(-195.6℃)以上超导的材料,排除A;选项B“性能保持不变”有误,排除;转基因食品要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以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选项D的说法错误。

  例题2:

  下列有关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方式分为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

  B。氢气是一种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

  C。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学转换

  D。可燃冰是一种稀缺的能源资源

  【答案】B。

  【解析】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为核裂变,排除A;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光电效应和光化学效应并非同一概念,目前以光电效应为主,排除C;可燃冰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新能源”,储量惊人,只是受限于现有的开发水平才未被广泛使用,排除D。

  例题3: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A。能量守恒定律                                           B。大爆炸理论

  C。暗物质学说                                                      D。黑洞理论

  【答案】B。

  【解析】大爆炸理论是宇宙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演变而来的。

  ■深度自测练习

  1.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矿种,且分布广泛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2.热传导的各种方式中,热辐射是以(    )形式传递热量的。

  A。光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碳材料的应用将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B。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9%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C。黑洞实质上是暗物质的一种现象

  D。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4.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病毒将人体内的(    )作为攻击目标。

  A。红细胞                B。血红蛋白                C。淋巴细胞            D。神经系统

  5.军用卫星中应用最广的是(    )。

  A。侦察卫星            B。通信卫星          C。气象卫星          D。导航卫星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解析: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本题答案选B。

  3.【答案】D。解析:21世纪,碳元素所主导的新兴材料体系正在显示出自身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加富有挑战性的工业影响力。其与人类所倡导的低碳经济并不矛盾。A项错误。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因此B项错误。暗物质与黑洞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是不同的宇宙现象。C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解析: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以后,首先侵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5.【答案】A。解析:军用卫星按用途的不同分为侦察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测地卫星、预警卫星和截击卫星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侦察卫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专项提高精练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计算机要经常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

  B。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应避免频繁开关计算机

  C。计算机使用几小时后,应关机休息一会

  D。在计算机附近应避免磁场干扰

  2.计算机病毒是指(    )。

  A。编制有错误的计算机程序                   B。设计不完善的计算机程序

  C。计算机的程序已被破坏                      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3.一条计算机指令通常由(    )和操作数地址组成。

  A。地址码                          B。反码                       C。操作码                          D。补码

  4.“神舟”七号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载人航天中三大基本技术是:天地往返、出舱行走、(    )。

  A。释放伴飞小卫星            B。深空探测                C。在轨试验               D。交会对接

  5.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领域是(    )。

  A。计算机软件                   B。光纤技术                C。集成电路               D。量子物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A项若电脑长期闲置,则应包装好,避免受潮;B项频繁开关机会对硬件有损害,特别是硬盘;D项磁场干扰会损伤硬件,对显示器的影响很明显,只有C项是错误的。

  2.【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D选项正确。

  3.【答案】C。解析:通常一条指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操作码和操作数,操作码决定要完成的操作,操作数指参加运算的数据及其所在的单元地址。

  4.【答案】D。解析:出舱行走与天地往返、交会对接被称为载人航天中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技术,而出舱则是人类大规模空间活动的前提。本题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解析: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因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专项三 生活常识

  ■考点指津

  1 化学常识

  ■ 洗衣粉的选择:含磷洗衣粉是指以磷酸盐为主要助剂的一类产品,磷是一种营养元素,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污染环境。无磷洗衣粉则是不用磷酸盐作助剂的一类洗衣粉,这种洗衣粉无水质富营养化这一缺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 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只要在新房里放上一两盆吊兰,甲醛就会被部分吸收。

  ■ 雷雨之后,空气中的灰尘大部分都被雨水带到地面上来了,空气在放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有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臭氧具有杀菌和漂白的能力。浓的臭氧呈淡青色,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浓度适量的臭氧,却能给人以清新,愉快的感觉。因此,异常雷雨之后,空气中由于存在少量的臭氧,起到净化空气和杀菌作用,使人感到特别舒服。

  ■ 一般酒的瓶贴上标的度数,如60°、32°,均表示其酒精的含量。而啤酒瓶贴上的度数,12°、14°则表示啤酒中糖的含量,又叫糖度。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 NO和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在这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经典例题详解

  例题1: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无磷洗衣粉是因为磷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B。空调工作的时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没有,由此可判断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

  C。鸡蛋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好,这样受热更快更均匀

  D。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电视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A。

  【解析】目前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属于蒸气压缩式制冷。B项错误。鸡蛋带壳放入微波炉里加热会发生爆炸,C项错误。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成像原理不同,液晶电视面板是透光原理,等离子电视面板是自发光原理,D项错误。含磷洗衣粉随生活污水流入自然水体,其中的磷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疯长,释放毒素并导致水体缺氧。A项正确。

  例题2: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不正确的是(    )。

  A。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深色比浅色更易吸收辐射热

  B。驱肠虫药若饭后服用,不易达到最好的驱虫效果

  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应比哈尔滨的大

  D。在汽车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清洗效果更好

  【答案】C。

  【解析】按照采光要求,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越高的地区,太阳高度越小,光线进入室内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C项昆明的采光度应该比哈尔滨的小。

  例题3:

  下列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用手机,因为它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作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答案】D。

  【解析】D项中使用电话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深度自测练习

  1.以下变化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是(    )。

  A。酒精挥发             B。矿石粉碎              C。冰雪融化           D。白磷自燃

  2.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3.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技能。下列有关意外事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如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切断电源,伤者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受伤情况

  B。发生火灾后,首先利用身边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C。食物中毒后,正确的处理步骤是:大量饮水、催吐、送医院急救

  D。煤气中毒时,应及时对中毒者进行抢救,然后再关闭煤气,打开门窗

  4.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    )。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B。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得发红

  C。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D。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快,所以不怎么热

  5.下列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调车车窗玻璃设计成双层是为了防止传热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是为了防止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

  C。触电时“抽不出”是由于电流形成的磁场吸引着触电处,所以离不开

  D。铅笔笔杆上常有“H”、“B”等标识,“H”越多,代表笔芯越硬;B越多,代表笔芯越软

  6.人们长时间处在较大的压力状态下,身体、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以下人们在长时间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最为常见的是(    )。

  A。一直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

  B。保持一段时间的比较投入的状态后,精神和体力状态急剧下降

  C。一直保持比较抑郁的状态

  D。比较长时间的压抑状态之后,精神和体力状态达到高峰

  7.以下关于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B。堆煤的墙角变黑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人民币最早的硬币材质是铝镍合金

  D。低碳生活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8.小王从农贸市场买来一条金鱼,没过几天鱼就死了。下列最有可能导致金鱼死亡的原因是(    )。

  A。用河水养金鱼,每天为鱼换水

  B。把鱼缸放在窗台上,让鱼晒太阳

  C。在鱼缸里放入一些石头、水草,和金鱼做朋友

  D。从自来水管接水后,直接倒入鱼缸

  9.关于输血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输血前经过检疫就能够避免受血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

  B。在大出血的紧急情况下,可依据献血者所报血型,直接输血

  C。输血可以为病人增加抵抗力,补充营养,所以手术病人应常规输血

  D。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10.炎热的夏天,蜻蜓经常贴着水面飞行,尾部不时触到水里,溅起朵朵水花,这就是“蜻蜓点水”,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蜻蜓为了降温                                           B。蜻蜓在戏水玩耍

  C。蜻蜓在水中产卵                                               D。蜻蜓在水中找食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使事物性质发生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A、B、C三项都是物理变化,只有D项是化学变化,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D。解析:一般地,火灾发生时火苗是顺着火势和风势而倒的,如果身处火海,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容易被山火包围或因烟雾窒息,要尽快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准确判断风向,伺机逆风突破林火的包围圈,即D是正确的。

  3.【答案】D。解析: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及时抢救。

  4.【答案】B。解析:铜丝与电炉丝是串联的,所以它们的电流相等,故排除A。另外电炉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大,所以电炉丝会发红,而铜线却不太热。故答案为B。

  5.【答案】C。解析:触电时“抽不出”是由于电流的刺激,手会由痉挛到麻痹,所以才离不开。因此C项说法错误。

  6.【答案】B。解析:在压力状态下,身体会持续地工作与紧张,以提供面对压力所需的注意力与体力,就像人持续运动一般。因此,面对压力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而长期下来则是会让我们身体劳累过度或大量消耗体力,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

  7.【答案】D。

  8.【答案】D。解析:D项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漂白物质,且含氧量低,所以直接用自来水养金鱼是不行的。

  9.【答案】D。解析:输血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感染疾病。排除A。献血、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检测,确保血型相容,直接依献血者所报血型输血可能出现事故。B项排除。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所以C项是错误的。只给患者输入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式,叫做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而且因为不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所以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D项是正确的。

  10.【答案】C。解析: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故选C。

  ■专项提高精练

  1.引起潮起潮落的主要原因是(    )。

  A。月亮                      B。太阳                       C。海风                      D。季节

  2.下列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的本质不同的现象是(    )。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3.《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4.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5.下列说法中,所含光学知识原理达两种以上的是(    )。

  A。镜中花,水中月           B。凸透镜           C。海市蜃楼              D。潭清疑水浅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

  2.【答案】A。解析:A项足球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与摩擦力反方向的作用力。B项人向前倾倒是因为人走路的时候已经有了向前的惯性。C项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时,锤头也跟着一起运动,当锤柄撞击停止运动时,向下的惯性会使锤头继续向下运动进而与锤柄套紧。D项子弹脱离子弹壳的瞬间,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向前推力做加速运动,脱离枪膛后由于惯性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减速运动。B、C、D三项都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选A。

  3.【答案】B。解析:“天雨新晴”,天空云层少,夜间大气对地面的逆辐射弱,地表散热快,加上“北风”冷空气的影响,地表温度很容易降至零度以下,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便凝成白色结晶,形成霜。

  4.【答案】B。解析:皮肤有汗腺组织,能排除一些体内代谢物,并以排汗的形式表现出来。人剧烈运动后,人体内的温度很高,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毛孔增大,排汗增多,汗液蒸发可以带走一定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即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

  5.【答案】C。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影,是地球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A是光的反射现象,D是光的折射现象,与筷子插入水中看上去变弯是一个道理。B也是光的折射。故本题答案为C。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福建8万考生争当公务员

    宁波选拔干部面试 考生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四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三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一参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十年“司考”深圳七千人取得职业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四大因素推动司法考试逐年升温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考十年 律师准入不应还是高门槛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第二次公益法系列讲座:人权案件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时评:打击“国考”泄题 司法不能09-2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部称尚无证据表明司考大面积09-26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高数新大纲公布后复习三09-2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9月后复习 用做题巩固基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数学大纲后复习策略调09-26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支招:2012考研数学解题技巧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年考研数学复习重点与典型题09-2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大纲变化小 真题深化重点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数学大纲出台后复习指导09-26
    普通文章[数学]2012考研大纲出来后数学学习策略09-26
    普通文章[数学]三方面完全解读2012年数学考研大09-26
    普通文章[数学]名师指导:2012考研数学重难点分09-26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四09-26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三09-26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09-26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一09-26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