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11年国考常识判断备考之历史常识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5 8:17:20

  2011年国考大纲中常识判断部分的表述为: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就历史常识而言,首先,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其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因而成为公务员考试中会经常考查的知识。

  常识判断部分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往往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一分即是天壤之别的国考中,实在不能忽视。然而,大部分考生会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庞杂,内容多而且体系长,实在不易拿下。因为对历史常识的复习感到无从下手,无从掌握,或者收效甚微,继而放弃。事实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历史常识的复习也是如此,只要掌握正确合理的复习方法和技巧,短时间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不是不可能的。

  下面,京佳老师将对历史常识的备考技巧进行说明,以助考生有效备考,自如应对。

  一、联想法

  对知识有机归纳,用某一种相近似的历史结构把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当这种思维方式建立起来时,就如同得到了一把学习历史的金钥匙,一种打开历史之迷的渴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来表示。由“点”联想 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分析法

  历史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要一般地了解历史常识,还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去伪存真的、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悟出一些道理。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得出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由今溯古,强调重点。联系现实问题考查历史知识,是国考历史出题的突出特点,所以要挖掘和当前热点时事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历史知识。例如,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围绕这一热点时事,考生要总结一下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又如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有关五四运动的历史就应该认真地复习准备。按照这一出题思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发散思维,努力挖掘一下,看看当前热点时事中有哪些和过往历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将这些关联性的历史知识找出来并认真掌握。

  三、数字法

  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多如繁星,很难数得清记得准,但若巧妙运用阿拉伯数字就方便了。如记尾数相同的事件,以“9”为例,1689美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中国五四运动;1929资义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49新中国诞生等,不胜枚举。

  以世纪初第一年为例,1600年美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建造飞艇成功。周年记忆的形式也可取,到1997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逢周年的很多,如张勋复辟1917,大革命失败 1927,日本全面侵华 1937,南京大屠杀1937;1947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反攻,1957年中共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等。

  中外历史并列记法,如1861年中国总理外国事务衙门建立;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俄国农奴制改革。并列的记法举一反三,同时看出了这些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先后位置,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另外象历史上的今天这种方法已被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介广泛采用,可见其数字记忆方法的普及程度是相当高的。

  最后,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笔记整理和习题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我们加深记忆和实际知识运用。虽然这两个是最基本的方法,但也是非常有效和针对性的方法。京佳教育希望同学们掌握好方法,顺利有效地进行备考。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专家呼吁:国考个别单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量身打造”的公务员招考应自证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公务员招考不可“削足适履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优秀律师可通过公开选拔等途径进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舞弊者将终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揭秘外省公务员跨省考“碗”三大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时评:是大学还是公务员培训机构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评论:公考“性”与公考“课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调查:成都6成大学生志愿者想进机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大学沦为公务员培训班是短视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体检标准被指歧视糖尿病患11-25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考研英语新题型复习方11-25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考研英语阅读冲刺四大11-25
    普通文章[英语]攻克考研阅读:运用逗号化简长难11-25
    普通文章[英语]浅析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11-25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干扰选项设置规11-25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阅读理解猜词题应对策略之逻11-25
    普通文章[英语]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冲刺面面观11-25
    普通文章[英语]如何培养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能力11-25
    普通文章[英语]浅谈考研英语阅读中的核心概念11-25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冲刺11-25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