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详解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命题来源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4 15:43:14

  本文选自《戴斌的BLOG》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_三分_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豪    遗憾                    B。无奈    悲伤

  C。感伤    埋怨                    D。骄傲    惭愧

  【答案】A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古典诗歌“不可译” 如何走向世界》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自豪三分遗憾。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出口似乎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是地道的国货,是真正“由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所以更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它本来不是为出口而生产的,若不经过这样或那样的包装或改装,能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吗?除非全世界人民都学通了古汉语,自己能欣赏并主动进口原装的中国古典诗歌。 

  2.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煮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________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________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    虚浮                    B。包涵    虚无

  C。贯穿    空洞                    D。体现    枯燥

  【答案】C

  【原文出处】《浅谈茶文化、茶艺与茶道》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3.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    抢先                    B。操纵    独立

  C。控制    自发                    D。专营    及时

  【答案】A

  【原文出处】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垄断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企图垄断稀缺宝贵的人体基因资源,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申请了专利。

  4.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_,

  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声大噪                         B。享誉中外

  C。声名鹊起                         D。如日中天

  【答案】C

  【原文出处】中华读书报:《被误解的景泰蓝》

  不管什么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它就一定要起个中国名字。掐丝珐琅也不例外,也有个中国名字:景泰蓝。明代很多工艺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一般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比如我讲过的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这些都是当朝出现并流行的。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现,而是在元代就进入了中国。到了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使它发扬光大,声名鹊起,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5.五四运动后,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________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种种社会________,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鉴别    弊端                     B。甄别    矛盾

  C。识别    通病                     D。辨别    现象

  【答案】A

  【原文出处】《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种种社会弊端,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6.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_ ,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步达到一种互相__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协调                     B。手段    促进

  C。标志    制约                     D。契机    适应

  【答案】D

  【原文出处】  光明日报:《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面对气候变暖的重大挑战,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达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契机,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激励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渐达成一种互相适应的良性发展状态。 

  7.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擅长                     B。无端    强调

  C。被动    依靠                     D。全盘    倚重

  【答案】D

  【原文出处】

  这些最近的丰富的考古学发现要求对某些历史书籍进行重新书写——某些年轻的学者现在甚至对传说中的一个中国朝代(夏朝)的存在提出了疑问。与他们的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全盘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他们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倚重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方式”的方法。

  8 。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__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态,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区分    釜底抽薪                 B。割裂    一石二鸟

  C。确认    投石问路                 D。分割    正本清源

  【答案】B

  【原文出处】《梦与醒之间的药物魅影》

  正如医学与社会因素共同导致了睡眠问题一样,睡眠障碍也不仅仅是睡眠问题中的唯一元素。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撇清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一石二鸟的功效。

  9.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________的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

  【答案】D

  【原文出处】  《百科知识》2009年第13期《胡蜂与蔡伦的默契》

  胡蜂就是这样,在本能的作用下无师自通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胡蜂营造的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纸房子,其颜色多以棕、灰并带有花纹的为多,这与咬取的纤维物的颜色有关。

  如果蔡伦在发明造纸术之前曾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胡蜂造纸以其技术之成熟,质量的常年稳定,将其视为“始作俑者”当不为过,虽然其品种单一,而质量也多年来曾改进过。

  10.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

  【答案】B

  【原文出处】  田夫:《位子决定脑子——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原由透析》 之第七节《公义与人情》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臻于佳境,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复制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却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11.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 ________,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         ,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问题               

   

  B。大同小异    变异

  C。异曲同工    偏差               

  D。不谋而合    歪曲

  【答案】C

  【原文出处】《蝴蝶效应》

  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也就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扩展到输出端,而产生重大变化。

  12.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______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_____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涂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组织                   B。主动    团队

  C。独立    同事                   D。一手    集体

  【答案】A

  【原文出处】《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一个工作岗位,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一份维持生活的薪水还是一份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看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直接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组织来奠基自己的事业生涯。 

  13.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瓜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答案】D

  【原文出处】  陈平原:《大家与全集》

  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呈现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只言片语,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出全集,并非对所有的文人学者都有利,如果本身并不怎么“完美”,出了全集,其光辉形象反而可能大受损伤。在这个意义上,出版全集,主要不是为了作者,而是为了读者——不是一般读者,而是那些拿着放大镜“吹毛求疵”的研究者。因此,对于“名家”来说,避免出全集,乃明智之举。既扬其所长,又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何乐而不为?      

  14.“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__,深入____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远瞩    分析                B。高屋建瓴    发掘

  C。见微知著    彰显                D。由表及里    剖析

  【答案】B

  【原文出处】李明文:《新闻语言的理性美》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高屋建瓴,深入发掘新闻事实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15.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发点    掌控                   B。适应性    规划

  C。侧重点    控制                   D。目的性    约束

  【答案】A

  【原文出处】《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 

  媒介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二者本来都拥有良好的出发点。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掌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以弥补人们在媒介知识与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当务之急。  

  16.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________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__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答案】B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 :李伯谦——《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新中国考古学发展》

  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精准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17.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现代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阻碍    产业

  【答案B】

  【原文出处】半月谈:《可再生能源直面四大挑战》

  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至10倍。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18.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 ________上,以___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口    垄断    特征            B。前景    瓜分    手段

  C。机遇    谋取    基础            D。许可    获取    支撑

  【答案】C

  【原文出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制造的模式之变——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机遇上,以谋取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许多优秀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是表现在技术研发上,而是表现在市场营销上。     

  19.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___,人见其书,往往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___的米蒂,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    联想    微词            B。仰慕    追怀    保留

  C。称颂    认同    不满            D。赞誉    映照    非议

  【答案】A

  20.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界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___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淳朴    潜移默化    默然无知

  C。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封闭    悄无声息    浑然不觉

  【答案】D

  【原文出处】出自《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之陈壁生的《遗失的家园》

  但是,当我回到故乡,却一次次看到故乡文化的溃亡。文化的表征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支配人们行动的伦理观念。当我用文化的眼光去寻找故乡的灵魂时,却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也是我的童年的生活,正在消亡与崩溃。且不说居住方式各方面的变化,就是在跟乡亲、邻居的聊天中,每一个人的每一种行为、每一句话都有各种各样新与旧的挣扎。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封闭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悄无声息而又急遽地改变与转型,而且这种转型中没有人知道方向,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漠然无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10年广西公务员招募

    沈阳公务员面试现天价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广西各市考试录用公务员计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度考试录用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十戒”不仅仅是网络笑料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热议:大学生裸考国家公务员心态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是梦想还是随波逐流?公务员考试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温州招公务员4天22261人报名 最热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柳州2010年招录480名公务员12月5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广西公务员招募新变化 体检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四川公务员报考人数不够 141个岗12-0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首次12-0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四方面解读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12-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广西2010考录公务员人数减少427人12-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浙江公务员招考16万余人报名 最热12-0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行测的三12-04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临门一脚 四步教你青云直12-04
    普通文章[数学]数学复习三环紧扣 2010年考研成绩12-04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2010年考研英语八大关12-04
    普通文章[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12-04
    普通文章[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12-04
    普通文章[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12-04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