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10国考行测科目呈现八大重要变化(2)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30 13:58:44

  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本题要求把握作者的主旨。比较有难度。答案为A。

  2、命题视野开阔,材料充满人文气息,有利于考查应试者的人文素质

  从哲学到科学,从政治到经济,本套试题片段部分的取材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有些题目,直接反映了应试者的人文素质。

  【例题】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本题很多考生选择了A或D。正确答案为B。

  3、语境、逻辑、修辞,命题人注重多角度考查应试者素质

  片段阅读考查在思维层面很有张力。它要求考生既要把握内容,又要深入背后;既要注重推理,又要体现辩证;既要观察修辞,又要注意对应。

  【例题】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示。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他起源于西周,完备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避讳有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B. 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C. 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D.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本题从细节角度考查,答案为D。

  

  五、数字推理强调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考察局部分析方法

  数字推理题量保持为5道,全为古典型数字推理。数字推理规律主要集中在相邻项的递推关系中,这种递推关系可以通过对数列的局部分析,通过猜想和验证得到。如第41题,题干数字递增,从后几项看出其中有2倍关系,进而结合常数的变化得到了答案。题干选项对于解题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如第44题,题干数字都是两位数或三位数,但选项数字都是四位数,由此提示从多次方角度考虑,在结合前几项分析即可得到规律。

  第41题:1,6,20,56,144,(   )

  A.256     B.312     C.352     D.384

  41.【答案】C   352。

  解析:解法一,1×2+4=6,6×2+8=20,20×2+16=56,56×2+32=144,144×2+64=(352),其中4、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解法二:各项依次是1×1、3×2、5×4、7×8、9×16、(11×32),其中第一个乘数是等差数列,第二个乘数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第44题:2,3,7,16,65,321,(   )

  A.4542     B.4544     C.4546     D.4548

  44.【答案】C   4546。

  解析:第一项的平方加第二项等于第三项,往后依次类推,即22+3=7,32+7=16,72+16=65,162+65=321,652+321=(4546),此处可由尾数确定答案。

  六、数学运算注重挖掘隐含条件,强调综合分析,题量减少难度不低

  数学运算题量减至10道,主要考察对数学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考察的题型主要有排列组合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容斥原理问题、几何问题、年龄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

  数学运算整体难度加大,计算量相对降低,部分题目需要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如第51题,如不能很好理解题意找准题眼,只凭经验,便不能得到正确答案。

  第51题:科考队员在冰面上钻孔获取样本,测量不同孔心之间的距离,获得的部分数据分别是1米、3米、6米、12米、24米、48米。问科考队员至少钻了多少个孔?

  A.4         B.5      C.6       D.7

  51.【答案】D    7。

  解析:题干共6个线段长度,任意三个线段长度都不能构成三角形,平面上4个点或5个点两两构成的线段中不能找到这样的6条线段。由于题中前5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小于48,因此平面上6个点两两构成的线段中也不能找到这样的6条线段。平面上7个点可以满足题意。

  七、图形推理多类型相互结合,规律抽象难解

  图形推理题量增至10道,考察了4道视觉型图形推理、3道多图形推理、1道古典型图形推理、2道空间形式推理,如此题量、多种类型结合考察在国考中实属首次。图形推理规律隐含深刻,需要细致比较分析。

  视觉型图形推理主要考察对于图形整体特征的把握,涉及的规律有数量关系、几何特征、位置关系。多图形推理主要考察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需从题干图形的共同特征和细微差异入手分析。古典型图形推理考察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是对考生知识面的考察。空间形式的图形推理的考察相对常规,主要还是从相对面或相邻面对比分析。

  第59题:

  59.【答案】B。

  解析:题干图形都可看做内外两个图形组成,内部图形依次在外部图形左、下、右、上、左,呈顺时针移动,下一个图形的内部图形应在外部图形的下面位置,应选择B。

  第62题:

  62.【答案】B。

  解析:图形求同。第一行都有圆、第二行都有三角形、第三行都有菱形。选项中只有B有菱形。

  八、逻辑推理主要考察可能性推理,强调论证过程

  今年国考试卷,10道逻辑判断题目中有8道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重点强调判断语句之间的论证过程。论证过程相对较难,是最能体现一个人逻辑思维的能力。

  87.当代知名的动漫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动漫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动漫设计生涯。因此,有人认为动漫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的帮助。

  以下哪些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A。动漫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

  B。知名动漫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

  C。调查显示,动漫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D。在动漫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动漫设计学校

  解析:这道试题的论证过程在于,通过动漫设计大师未毕业进入社会说明学校的专业学习是无用的。要想有力的反驳这个推论,最关键的是指出这个论证的缺陷之处。A项中动漫大师承认他们学习了动漫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直接反驳了学校专业无用之说。B项指出知名动漫公司招聘时看重应聘人员毕业院校,并不是说专业学习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属于无关项;C项也是无关选项;D项对结论也有一定削弱,但仍没有强调专业学习的作用,削弱程度不如A项。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

    2010年国家公务员部分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热议:公务员考录模式统一 难解公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温州市公务员招考公告公布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国考北京十余万考生上阵角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国考结束 天津考生感觉题多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90后女大学生:我们在考公务员与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 宁夏共有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近百万人参加2010国考 考录比达到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考北京11.4万人参加 常识类考题11-30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考赶考当作玩 “裸考者”越来越11-30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考行测命题变化分析:稳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提示汇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专家支招:公考如何“临时抱佛脚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冲刺国考:考前一周复习三策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8日截止打印准考证 考生请做好冲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考考前11点提醒:三大纪11-30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冲刺国考:考前一周复习四点注意11-30
    普通文章[数学]数学复习:化被动为主动 从苦学到11-30
    普通文章[数学]2011考研学子看过来:数学备考早11-30
    普通文章[英语]分秒必争 考研冲刺时间管理14法11-30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