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2010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误区与应试技巧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4 8:34:14

  根据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基本分为四种题型: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四种题型都存在着自己的常见误区和应试技巧,中国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将为考生做出详细讲解。

  一、判断推理的常见误区

  (一)图形推理误区:解题思路需要求难求怪

  2003年开始,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得以前很容易备考的图形推理变得很难应对了。其实,图形推理部分的创新,一般都集中在形式方面的,考点本质变化并不大。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视真题的价值,通过分析历年经典真题,掌握核心知识点和命题惯性,而并非一味求难求怪。

  (二)逻辑判断误区:依据结论的意义进行推理

  在逻辑判断特别是形式逻辑的部分,着重的是执因导果,就事论事,不应过多考虑结论的实际意义。因此,我们要求考生形成先翻译后推理的思维模式,即读题要注意分解题干的结构而不是更多的去考虑它的意思。

  (三)定义判断误区:题干越长题越难

  定义判断的题目难度近两年其实基本保持平稳,但由于题干越来越长,使得其在形式上吓倒了不少考生。因此,对于这种阅读量很大的题目来说,重点应当放在关键词和关键词间的关系上,如主体、客体、种差以及目的和方式状语;对于一些举例说明的内容,可以先略过不读,因为这些内容只是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有时甚至是为了迷惑考生而专门设置的。对于定义判断,关键是要找出关键词就容易解题了。

  例题:绿色壁垒是指一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制定环境标准和法规,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以及动植物生命安全与健康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各种限制或者禁止贸易的措施,它是能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绿色壁垒行为的是:

  A。某大型连锁超市只销售通过绿色食品检验的进口农产品

  B。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销往欧洲的10余吨棉纱因检测出含有德国禁用的偶氮染料而停止出口

  C。某公司向国外出口大蒜,因途中货轮上的温控设施出问题,部分大蒜到港后变质,结果所有大蒜被退回

  D。一家工厂生产的木质卧室家具在美国市场销售量非常可观,但由于美国提高了木质卧室家具的关税,其出口量大受影响

  解析:第一步:对定义进行快速扫读,确定潜在解题点:一些国家和国家组织、环境标准和法规、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以及植物生命安全与健康、进出口贸易、非关税贸易壁垒。第二步:带着选项案例回定义对位,确定核心解题点: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环境标准和法规、非关税贸易壁垒。A项不符合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C项不符合环境标准和法规,D项不符合非关税贸易壁垒。因此,可判断正确答案为B。

  (四)类比推理误区:注意词项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关系

  很多同学只注意词项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关系,却忽略了题干词项和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纵向的对比。纵向对比的方法尤其是在词项之间关系差异细微时更要注意运用。因此,考生在做此类题时要将横向对比法和纵向对比法结合使用。

  例题:工匠:钟表

  A。飞鸟:飞机     B。上帝:世界     C。建筑工人:楼房    D。蜜蜂:蜂巢

  解析:从横向角度看,题干是创造者与被创造物的关系。依次判断,选项BCD都适合。纵向对比,“工匠”与“建筑工人”最接近,都是一种职业。通过横纵对比,可以判断出答案选择C。

  二、判断推理的应试技巧

  (一) 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考查的是应试者的抽象推理能力。具体的形式有多种,但原理都是一样的。由于此题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也较少受到知识储备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往往靠的是人的空间想象能力。

  1.排除法。首先,观察题型,找出大概的规律性;其次,再看备选答案,进行对比;最后,将明显违背这一规律的予以排除。

  2.了解图形考查的重点,知道图形考查常考的变量都有哪些。例如,图形考查的重点是图形数量、图形形状、图形位置的变化,以及上述三种变化的组合。

  3.根据上述重点,来套用推理模式。首先看属不属于图形元素数量的变化,进而看属不属于图形元素位置的变化,再进而看属不属于图形元素的变化,图形空间的变化,依次排开,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

  4.直接从答案中得到答案。对于通过第一种方法比较难解决的题目,直接看其备选选项。找到备选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最不相同的一项,这项最不同的一项,就是答案。

  (二)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题型的形式一般是先给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且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而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

  1.掌握扎实的逻辑学科基本知识,对常考的逻辑知识点非常熟悉。

  2.重点掌握逻辑推理各种题型(尤其是可能性推理)的基本解法和常规思路。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部分越来越侧重可能性推理。这种风格的转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更高了。

  例题: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这充分说明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才能支持上述结论?

  A。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

  B。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比例不足30%

  C。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外地人占40%

  D。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不足30%

  解析:这实际上是一个概率推理,也就是70%的比例好像很高了,但仍然不一定能够推出结论,还要看环境的平均情况。A选项,外地人在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也就是外地人占的比例也就是40%,这样本地人高收入占了70%以上就说明问题。所以A选项是对的。这里谈到概率推理问题,必须具备逻辑学的专业知识才能快速把这个题目选出来。

  3.尽可能多学习新题型,掌握逻辑推理部分的命题趋势。

  4.反复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解题技巧。

  (三)定义判断

  定义是揭示概念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所谓特有属性就是该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把握定义也就是把握这个区别点。其解题技巧有:

  1. 两步对位法。第一步,对定义进行快速扫描,在瞬时记忆的基础上,达到对定义的初步了解,并同时确定出潜在的解题词。第二步,带着选项回定义对位潜在解题词,对定义进行二次阅读,确定核心解题点,进行分解。

  2.充分运用排除法。仔细读完题干定义,对备选项进行分析,不符合题干定义要求的逐个对比排除。

  3.合理利用背景知识。所谓的背景知识,即考生对给出定义的原有印象,尤其是如果给出定义属性考生较为熟悉的领域时,这种印象更为明显,也更为准确。

  (四)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种推理能力。对于此类题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从题干所给的若干次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分析。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所以在分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首先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去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2.要从概念客观属性上多角度思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从原因与结果、工具与作用、整体与其构成部分、作者与作品等等角度去思考概念之间的关系。

  3.对题干项概念之间关系要进行细致分析。题干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分。

  总之,考生在考试时,对不同的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10年浙江各级机关考

    江西省2010年将招收4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浙江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报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浙江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政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浙江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山西党群系统考录公务员有关情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9年9月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重新选报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后一周冲刺备考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考河南考区23日起打印准考证 截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广东东莞首次设立10个国家公务员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公务员湖南考区23日起可网上11-2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四川从基层选公务员11月23日起开11-2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备选题型命题特11-24
    普通文章[英语]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四大高分技巧11-24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最后总攻:2010年英语阅读冲11-24
    普通文章[英语]高分攻略:抓住考研英语阅读中的11-24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一点通:考研英语阅读A部分解11-24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六11-24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冲11-24
    普通文章[英语]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备考四大注意11-24
    普通文章[英语]四两拨千斤 决胜2010年考研英语阅11-24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考研阅读要突破 四大要11-24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