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公考备考行测言语理解:观点态度类题核心技法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0 10:52:04

  观点态度类试题提问问题的形式: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作者的态度,这段文字直接支持的一个观点是等。 主要(核心)观点类的试题和主旨题有点类似,也就是意味着一段文字中,可能有几个观点,但是一定要选择主要的观点,非主要观点是不选的。这就在辨析选项是要注意,可能有两个、甚至是三个都符合题意,但非主要(核心)的观点不能选。

  李达老师提醒考生: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此外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另外一些题目则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是鲜明并且直截了当的;有些文段作者并非没有态度观点,而是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作者对于某事的态度和评价却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间接地表露;有些文段的表述客观具体,但作者对此并未做任何评价;有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以上这些类型都存在于态度观点题之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仔细辨别,从而正确选择答案。

  针对于以上态度观点题的不同情况,我们加以分类并具体讲解每种类型的解题思路:

  一、明确观点

  有一些文段的表述会开宗明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通常都会有一些引导词,如“我认为、我觉得”、“作者认为”、“笔者认为”、“××认为”、“××说”等。如果文段中出现了这些字样,考生要重点阅读这些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

  二、隐含观点

  有一些文段并非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所在,而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隐含着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通常都会体现作者的一种倾向性,对于某事积极或者消极的看法、评价。因此考生在处理这类文段时要注意寻找容易出现作者隐含观点的标志及位置,从而确定答案所在。

  三、没有观点

  有一些文段仅仅是对某,一事物、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客观陈述,解释其原因、原理或者表达现状,然而并没有对其进行主观性的评价,此时考生注意要辨明题目的特点,不要受到提问方式的误导,误以为涉及提问作者的态度观点时就一定存在于原文之中。此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文体风格都是客观的陈述表达,涉及的类型主要有说明文、新闻简讯两种。因此李老师提醒考生注意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从用词和结构上来辨别文段的文体风格,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答案。

  四、杂糅观点

  还有一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是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做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属于观点的杂糅。从出题的角度讲,题目常

  常将未做评价的问题设置成提问的方式或者干扰选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清楚地辨识。

  附加例题

  例1:、(2006年江苏)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账,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    )。

  A。否定    B。肯定   C。未置可否     D。有肯定有否定【答案】A

  【点拨】一道典型的反向援引题目,同学们根据首句“有些日本人认为”即可迅速加以判断。事实上很多题目一旦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方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掌握了援引观点法之后,很多题目无需字斟句酌地去推敲即可准确把握作者态度的倾向性,从而迅速准确地作答。

  例2:、(2004年国考)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百岁老人袁晓园说:长寿其实没有任何秘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顺其自然到百年,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英国哲学家罗素活了98岁,从来也不认为长寿有什么秘诀,主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人体的差异性很大,健康虽有一定之规,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

  作者对于长寿的态度是(    )。

  A。作者完全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B。作者有保留地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C。作者不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D。作者批评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

  【答案】A

  【解析】一道典型的态度观点题。文段首先援引了两位长寿老人的观点,并且分别用了非常明显的引导词“袁晓园说”和“罗素认为”来帮助同学们判断其观点。事实上援引之后通常就会出现作者的观点,由此可以推知之后的语句就是作者观或的阐述表达。而此句中通过“但”引导的转折词,强调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即“健康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与前两位老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属’于正向援引,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点拨】此题于援引之后出现观点的文段,同学们均可以用“援引观点法”进行作答。其中例4难度稍高,虽然是正向援引,但在援引之后运用了一个转折关系的分句来干扰同学们的思维判断断,造成误选。因此同学们在明确作者观点之后要对其态度进行准确地把握和观察,案持“转折词之后出现重要语句信息”的原则进行判断才不会造成误选失分。

  【解题原则】

  这类题阅读题干的方法可以采用主旨类题的阅读技巧。除此之外,这类题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要注意表述倾向性的句子。如我认为、我感觉、笔者认为、作者认为、XXX说等。

  观点态度类的题目要明确几种观点,几种看法,针对每一种观点的特征在进行解答。在这里,李达老师祝愿考生们考试顺利,马到成功。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3-2009年中央机关公

    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历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招考部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国家机关招考部门咨询电话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10年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招考职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机关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机关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机关2010年考录国家公务员报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2010年考录公务员报考指南: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2010年考录公务员报考指南:10-14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央2010年考录公务员报考指南:10-14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攻坚阶段:英语作文复习提上10-14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写作议论文常见话题经典10-14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写作议论文常见话题经典10-14
    普通文章[英语]让头脑感知智慧 考研英语写作从模10-14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名师辅导:从句子入手写好英10-14
    普通文章[英语]2010年考研复习:名师指导最牛英10-1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中央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10-1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考申论考试大纲要求能力10-1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国考报考职位应注意的四个10-14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10-14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10-10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