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公考行测片段阅读指导:常见的三种主旨类题型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26 14:30:44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就要换个角度,也就是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假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出题人,我们应该怎么设置错误的选项。你要学会出题人的思维,这是必须的。公考专家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做到像《孙子·谋攻篇》中说所说的那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果同学们没有时间,来不及捉摸出题人的话,没事,这个工作我已经替你们做了。

  好!下面就看一下,出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是常用的小伎俩:

  一、偷换概念或者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出题人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换概念;二是扩大、缩小内涵和外延。

  例题:每个人睡觉时都要做梦,人在做梦时的睡眠叫有梦睡眠。有梦睡眠时,控制四肢和躯体的神经传导被阻断,除了脚和手指有知觉外,身体其它部分均处于麻木状态。心跳和呼吸的次数与清醒时差不多,但变得不那么均匀,体温调节机制受阻,打寒颤和出汗都很难。

  根据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在做梦时,呼吸和清醒时不完全一样

  B。人在做梦时,心跳和清醒时是相同的(差不多)

  C。人在做梦时,常常出汗(出汗很难)

  D。人在做梦时,全身处于麻木状态(部分麻木)

  2004年A类第32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

  A。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桂舟、桂酒)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

  二、相对和绝对

  一般来讲,选相对而不选绝对。绝对的语气太强硬,只要我们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否定出题人的答案。所以,出题人愿意用有商量余地的词语。

  例题:

  2006年第12题: 李广是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关于他射石一事见于《史记》,现抄录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虽然都是全力而为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广开始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B. 李广把箭射入石头是侥幸

  C. 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D. 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态度不认真

  出题人对错误的答案往往不研究,对其也不负责任。这种选项很容易排除掉。

  2006年第6题:专家认为,如汽车技术行业经长年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算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油耗,对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效果已达最佳配工比。

  根据上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消费者对是否节约3%汽油不在乎

  B. 目前生产的汽车已达最佳制动力效果

  C. 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 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求突破难度很大

  四、设置无关项

  出题人往往会设置一些无关项,虽然是无关项,但是看似还非常有理,所以,这个“美丽”的陷阱就会陷住大所属的考生。

  安徽:随着石油的不断涨价,一些国家利用微生物将甘蔗、甜菜、木薯发酵成酒精,替代石油。这种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比如,巴西已经将几十辆汽车改装为使用“乙醇汽油”或酒精作为燃料,大大减轻了大气污染。

  根据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

  A. 燃油涨价影响汽车业     B. 酒精完全可以替代汽油

  C. 可以将植物制成酒精     D。巴西的污染非常严重

  评析:选项B太绝对了,语气太强了。选项C就是扩大了内涵,选项D是无关项。

  2006年第25题: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 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B. 历史教育的形式应当生活化

  C. 历史教育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 D. 历史存在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五、以偏概全

  某选项是题中的观点,但是不是主要的观点,而且一般情况下,还放在前面。所以,在高度紧张的考试中,同学们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例题:

  2006年第26题: 在八国峰会召开前夕,英国媒体认为这次八国会议,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美都将争取中国的支持。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上升。在联合国发起的《京都议定书》中,中国也被归类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受该条约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约束。

  对欧美要争取中国的支持的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并逐年增加

  B. 中国具有较大世界影响力,但尚未加入《京都议定书》

  C.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最有潜力,对欧美国家经济影响巨大

  D. 中国排放温室气体量大,但不受《京都议定书》中的条约约束

  评析:选项A和B都是题中的一部分观点,选任何一个选项都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选项C就是无关项。

  六、关于所举的例子不选

  这是因为例子是用来说明观点的,所以例子是不选的。

  2005年第20题: 近日,有能源专家指出,目前全国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当前国内普遍缺电的形势下这是不适宜的。按照上海电力部门的测算,上海的灯光工程全部开启后,耗电量将达到 20 万千瓦时,占整个城市总发电量的 2% ,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容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搞光彩工程对国家和人民无益 B  现在不宜在各地推广光彩工程

  C  上海整个城市的总发电量不高 D  上海的灯光工程耗电量惊人

  山东:服装新标志是由人的身高、胸围和体型三部分组成的。如172/90A,斜线前面表示的数字表示身高172厘米,斜线后面的数字表示胸围90厘米,最后的英文字母表示体型。A表示一般体型,B表示微胖型,C表示胖体型,Y表示胸大腰细的体型。

  这段话谈的是有关哪方面的内容?

  A。介绍服装的标志             B。介绍172/90A是什么意思

  C。介绍英文字母所表示的体型   D。介绍172表示身高

  七、在主旨、观点类的试题中,慎选推论

  2008年第6题: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时评:大学生考公务员

    公考天价培训班非议声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9国家司法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06-22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部关于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有06-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新规定:2009年起报名交06-17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于6月25日06-16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6月开始网上报06-1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公务员局:未发布任何2010年06-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公务员局:未发布任何2010年06-11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天津公务员招考面试全程录像录音06-11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地区考生5日起网报06-0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武汉公务员招录首次面向社区和村06-02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完形填空应试技巧总结06-26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教你系统学习英语基本构词法06-26
    普通文章[英语]一审二思三写四查 写好考研英语大06-26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2010年考研英语书信写作06-26
    普通文章[英语]三步写好你的考研英语大作文06-26
    普通文章[数学]暑期考研数学复习攻略之高等数学06-26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专家提醒摒弃公务员考试常见四大06-26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专家指导:2010国考暑期备考 重点06-26
    普通文章[数学]2010年考研数学新大纲变化预测06-26
    普通文章[数学]考研数学暑期复习:做题要勤思考06-26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