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27:41

  作者:万源泉

  信息社会中,行政机关办公人员必须处理大量的公函文案等文字性材料,因此熟练掌握对语言信息的理解、筛选,提取,概括、阐述、评价能力已是至关重要且绝对不容忽视的,可以说,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行政工作效率的高低,于是此项能力便首当其冲地作为行测考试的一个重要考查方面。

  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在数量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分值也较高,因此能否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应引起考生的格外关注,并且需要花费大力气细细研磨,懂得其测查目标,弄清其出题规律、命题方法以及解题技巧,才可能在做题过程中如鱼得水,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一、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正名”

  基于多数考生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认识的误区,我们首先必须为其“正名”。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种水平较高的职业能力测验,它与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测验要求有本质的区别,最为明显的是前者侧重考查考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考查对语言包括字、词、短语、句子、段落及语篇的理解能力,考查语言文字知识的广度,考查对语言知识正确迁移的能力以及对语言规范运用的敏感性等等。其测验目标是要考查考生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语言文字信息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完成工作的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可区分为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部分。言语理解,顾名思义,是我们在获得完整语言信息后的一定时间内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的过程。语言单位从低到高依次为词,词组,句子,句群,篇章五级,其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任何复杂的信息都是通过词建立起来的,它是言语这座金字塔的基石。其次,这五级语言单位并不处在同一层级上,词与词结合组成词组,词组之间结合构成句子,基于语言单位的组合结构,导致了对语言的理解也是分层级,阶梯式的。而言语表达是基于言语理解之上的更高能力的体现,它包含了内在的思想组织,逻辑思维过程及外显的说话或写作的过程。它是考生获得一定语言信息后,通过运用自身潜在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然后运用所给定的语言形式恰当地进行表述以符合整个语义表达需求的过程。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析

  就考查广度而言,2003年以前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呈多样化,全方位的趋势,涉及到从词、短语、句子、句群、篇章方方面面的理解与表达,但2003年后这种题型在考查广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其考查重点全部集中在了对长句理解和篇章理解上,又于2005年大刀阔斧地砍掉了篇章阅读理解题,仅保留了长句理解题,这种形式在2006年和2007年国家公考行测中一直保持不变。

  就难度而言,也是逐年增加,往年的测查重点在于对关键词、句的准确理解,而近几年则上升到对片断文意的整体全面地把握,这种趋势直接体现了国家各极行政机关对人才质量尤其对阅读理解力要求的不断提高。

  三、解析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重头戏“长句(片断)理解”

  由于近年来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集中考查对长句的理解,在此我们仅对此作详细解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长句理解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考查对整个长句的整体理解力,一是考查对关键词、关键句意义把握的准确度与细致度。以下我们分别对这两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做一个详尽分析。

  1.词义、句义理解类

  对词义、句义的理解,主要考查对片断主旨、中心思想有重要影响的词或句以及容易对文意造成误解的的词句。言语理解与表达大多选取科技方面的文句,其中,那些直接宣告科技新发现的词句、证明或说明这种发现正确性的词句,介绍新技术操作过程、方法和步骤的词句,对新发现、新发明进行评价的词句都是值得考生格外关注的重要信息。其次,要快速浏览到一些表转折、递进、并列、总结、分类等关系的关联词,对于紧跟这些连接词的内容更要牢牢抓在心里。一般来说,此类题目万万不能断章取义地“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更不可直接从表面意义来轻易判定,而需要在对整个片断意义全面周到驾驭的基础上,反复琢磨,得出最佳答案。对于选词和选句填空题,尤其要不厌其烦地将词语或句子放入具体语境中,多次默读,看是否与上下文的语气,语义相关联,看上下文的文风是否一气呵成。

  2. 文意推断、主旨概括类

  之所以将这两种形式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都是从宏观角度对片断的理解,前者要求考生根据已有资料准确推断出与文意相符或不相符的结论,在此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多数人由于习惯性思维,常常只看完资料不看问题就迫不及待进行作答,这样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因为如今的题目大都带有很强的诱惑性,有不少文意推断问题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思维方法,考查考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即不是寻找符合推断结果的答案,而是找出与推断结论不符合的一项,这就大大加强了题目本身的灵活性。后者要求考生对所给文字资料进行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做出全面,精确地概括与总结,作答的最高境界在于:这一概括既不能有原文信息的溢出又不可有原文信息的缺失。另外,顺便提一下,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发现:问题后面语气过于片面,过于绝对的选项都不正确。

  本文系

新东方
北斗星
学校供新浪考试频道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