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600道题做四遍:2008年国家公考行测复习精要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31:11

  作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于洪泽

  由于每个考生的条件不尽相同,同学的复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多数同学还在沿用以前的方法来准备公考的复习,结果越走越远。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考试都会有方法应对,关键是正确认识它,并找到规律。我们先分析一下行职,看看能发现什么特点。

  一、文理平衡的考试设置

  引进国外先进选拔制度的素质测验项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个科目,五个门类。以国考为例,有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与言语理解。这其中,言语理解部分对于文科生相对容易,而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一部分对理科生又比较擅长,常识对于双方基本上难度一致,最后一项判断推理对于双方而言,都很陌生。因此,行职的测验是基于考生的基本素质,无论文理,只要发挥长处多取分,规避短处少丢分,就可以取得理想成绩。

  二、丰富详实的考试内容

  前面提到《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一个科目,五个门类,其实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项:选词填空、片断阅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文字、图形、表格分析;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常识内容等等近二十个子项,这些对知识与能力的考察超过考生以前接触过的任何一种考试,既考能力,更考心理成熟度。

  三、容量空前的考察要求

  以07年国考为例,行职共有140道题目,时间只有120分钟。由于考察的题量过大,要求考生快速解题的能力,平均50几秒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对多数同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很多同学,特别是没有经过专项训练的考生,不仅无法完成考试内容,甚至越做心理越焦急,往往答不到一半,心里就已经崩溃了。

  我们在华图辅导的五万名考生,抽取12%的学员做样本,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行职考试和没有通过行职考试的同学答题的数量是相差不大,基本上都完成了130题左右,二者成绩不同的关键是前者回答的是自己有把握的120多道题,其中正确率可以达到80%左右,而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学则无法分辨哪些是自己会,哪些不是,结果正确率不到40%。因此,针对行职考试没有正确的复习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复习方法呢?就是根据考试特点,而进行的模块化操作。

  一是,确定目标,完善心理。这是复习的心理关。很多考生进入行职考场,目标就是做完140道题,其实这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题目设计的初衷就是要考生在无法完成题目的情况如何处理“做与过”的关系,也可以说这才是行职测验的重点,考生只有在紧张情况,准确找到自己熟悉并擅长的内容,做好回答才有保障,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抓住主要矛盾的本领。因此,建议考生把目标确定为130题,确保完成125道,正确做到100题,这样以来,考生没有了必须做好140题的压迫感,心理会放松很多,有助于完成考试,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跳出题海,走进题河。这是复习的基本点,提倡老师进题海,找到规律;学生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行职的题目何止万题,要复习完是根本不可能,加之考生复习时间又少,因此必须跳出题海战术,对题目进行有选择性复习。可以参照2004年以后历年真题以及辅导机构的内部讲义、教材,估计600题左右,作为复习范围是理性的选择。只有缩小范围,才能找到复习的重点,这是成功的第二步。

  三是,单元复习,分进合击。这是于老师推荐复习行职系统方法的关键点。要通过单元复习,力争把600题做二到三遍,第一遍做600题,第二遍把其中的错题做一遍,第三遍,把第二遍错过的题再做一遍,事实表明只有这样才能集中题目,熟悉题型,体会考点,把握规律,也就是把做过的练习题巩固住,才能在真正考试时把自己会做的题找出来。注意,千万不要采取2000道做一遍的方法,否则越做越没有信心。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