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公务员行测专项练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30:4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前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必然要求,我们抓住了有利条件,将其变为积极因素,就能发展;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个时期的矛盾和问题,就会丧失机遇,出现一些问题,就会延缓我们的发展,影响小康社会的实现。

  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国家的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加快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社会陷入混乱。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应对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水平不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既要立足国情,根据当前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又要着眼长远,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2.提出的过程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重大意义等问题做了阐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到六个必须: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社会财富,使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三)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四)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的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的社会,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五)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六)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七)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八)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九)有效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十)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金路

公务员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