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行政能力测验 >> 正文  
 
 
 
国家公考行测专供题:语言理解与表达经典讲解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29:51

  第一课时

  1.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A.公路发展的趋势 B.公路对动物的影响

  C.动物生存状态的变化 D.不同动物的不同命运

  【解析】 B为正确答案。公路的发展趋势在这段话中所占比例较小,排除A;这段话提到了动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与公路的发展有关系,但非主旨,排除C、D;根据第二句话,可知选B。主旨题(尽量全面概括信息)

  2.在国外,很多遗传、传染类疾病属于公民隐私范畴,而在我国,有些机构随意披露公民这些隐私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

  A.我国的有关机构应严格保护公民病情隐私

  B.我国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

  C.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D.在医疗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解析】 C为正确答案。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在“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和“无法获得司法救济”,可见作者关心的是法律制度的完善。A、B选项是作者可能暗含的意思,但不是这段话的主旨,D选项明显错误。故选C。主旨题(尽量全面概括信息,法律缺少规定,人们缺少保护)

  5.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

  这段话想说明的是( )。

  A.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

  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

  C.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

  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解析】D为正确答案。选项A、B不能从文中推导出来,根据“比其薄十几厘米”,可知“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说法不准确,C排除。根据“遭遇了销售尴尬”,可知超薄显像管电视并不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故选D。(推理型)

  6.专家认为,如果汽车技术行业经过长年的研发能降低3%的油耗,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但即使是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而且汽车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加速动力性的情况下,已经在尽量省油,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

  B.目前生产的汽车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制动效果

  C.无论汽车技术怎么发展,节油效果都不会很显著

  D.在节油和动力的最佳配置比方面再寻求突破难度很大

  【解析】D为正确答案。“对实际生活中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太明显”与“消费者对能否节约3%的汽油不在乎”不能混为一谈(客观不能和主观比较),故排除A;B、C选项明显错误;根据“目前生产的汽车在节油和动力方面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佳配置比”可知既然是最佳,再寻求突破当然难度很大,故选D。(推理型)

  7.《米莉茉莉丛书》是吉尔·比特专为4~8岁的儿童编写的读物,其创作灵感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及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独特理解。她以米莉、茉莉这两个肤色不同的小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们的成长故事。丛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主题,蕴涵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作者吉尔·比特认为书中传达的这些个性和素质,对于地球上任何国家任何肤色的孩子都是适用的。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

  A.谁适合读《米莉茉莉丛书》 B.《米莉茉莉丛书》的特点

  C.《米莉茉莉丛书》作者对该书的评价 D.《米莉茉莉丛书》的主要内容

  【解析】B为正确答案。选项A、C、D都是文中的内容,但却都不是主题,而仅仅是为主题服务,即为了介绍《米莉茉莉丛书》的特点,故选B。主旨题(尽量全面概括信息)

  11.书是读不尽的,即使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A.读书要少而精B.读书须慎加选择 C.读书多了无益处D.读书常会得不偿失

  【解析】B为正确答案。C、D明显错误,先予排除; A选项提到要少而精,而文中未提到“要少”,故不是最佳选择;从文第二句话中可推知“读书要慎加选择”,所以本题选B。(观点题)

  12.李广是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关于他射石一事见于《史记》,现抄录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虽然都是全力而为,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广开始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段话告诉我们( )。

  A.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B.李广把箭射入石头是侥幸

  C.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D.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解析】D为正确答案。A、C的说法都太过绝对,故排除;而B项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相矛盾,予以排除。故本题选D。(观点题)可排除绝对化选项

  13.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每一次申办承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对于新生显贵而言,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登堂入室的绝好台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在每一张选票上,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划叉,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投票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

  B.公关工作是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C.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

  D.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进入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

  【解析】C为正确答案。“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是这段话的主题,所以排除A、B;D选项把着眼点放在新兴城市上,有所偏差,其应是针对所有的世界城市。故本题选C。主旨题(尽量全面概括信息)

  19.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解析】B为正确答案。根据“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和“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要付出努力,才能冲出困境, B强调目前需要付出主观努力,完全符合上下文的语境,所以选B。而A强调客观的曲折;CD均强调未来的前景。(题目概括)

  21.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铁丝网,这全是君子界线,堵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界线,是具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19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解析】C为正确答案。铁丝网暗喻明确产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遵纪守法者而言是有效的,对违法者而言是无效的,但是法律会对违法者予以制裁,因此C项说法明显错误,故选C。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