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考研论坛 | 考研大纲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复习指导 >> 申论 >> 文章正文  
 
 
 
08年申论热点:大力推进节约型政府机关建设措施
作者:李祖华 文章来源:金路公务员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7 8:57:48

二、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管理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下称《规定》),按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管理工作。

一是规范管理体制。针对多机构分散管理接待工作,职能配置不完善,管理关系不明确,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要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的要求,创新公务接待工作管理体制,规范公务接待工作职能,整合公务接待工作机构,统一管理公务接待资源,建立集中统一、分类管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从源头上解决多机构接待、多机构管理、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公务接待工作,特别是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接待服务任务,涉及安全保卫、交通运输、卫生保健、经费保障等职能部门,规范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接待管理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规范的接待服务工作流程,构建和谐的公务接待工作关系,形成分工协作的公务接待工作机制,以确保公务接待工作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和廉洁高效。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要加强公务接待工作的调查研究,尽快制定适应本地区和本部门要求的公务接待经费管理、餐饮管理、车辆管理以及接待标准、接待流程、监督检查等配套办法。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接待程序,防止随意接待和超范围接待;掌握接待标准,杜绝超标准接待和超规格接待;规范接待场所,推行定点接待和定点服务;降低接待费用,实施定额预算和定额管理,确保公务接待工作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

四是落实工作责任。要强化领导责任制,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强化监督查处机制,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群众监督与媒体监督、自我监督与相互监督结合起来,使公务接待工作做到程序规范、过程透明、责任清晰、监督到位、效果明显。

三、大力推进政府机构节能

政府机关作为节能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倡议者,首先应该成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先行者,中央国家机关应该成为全国政府节能工作的带头人。

一是抓好建筑节能。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规划,明确建筑节能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建立建筑节能评审制度,对新建建筑实行全过程节能监管。对既有建筑实行节能改造,特别要加强大型办公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以及一般办公建筑、住宅小区的采暖节能和照明用电改造。逐步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逐步实施低成本、无成本运营和管理。

二是抓好节能采购。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是发挥采购规模效益,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的有效途径。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金额85.5亿元,节约资金19.3亿元,资金平均节约率达18.4%,其中,节能产品采购金额达11亿元。今后,中央国家机关要进一步发挥节能采购的作用,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节能采购清单制度,优先采购节能、环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优先采用体现节能的设计方案,优先安排节能、环保的工程项目,建立节能采购评估体系,保证节能采购占政府采购比例年增幅不低于10%。

三是抓好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建立水、电、气、油等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加强用水设备维护管理,开展用水单耗考核,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政府机关用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办公材料消耗核算制度,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材料和再生材料。推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废弃物分类管理和综合利用。

四是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政府机构节能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制定建筑节能设计评审标准,制定并实施能耗定额标准制度,完善节能采购制度。加快节能诊断工作,推进能源计量和监测,实行能耗统计报告制度。建立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各项节能措施落到实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公考申论热点:改革措施与重08-16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08考研复习:邓论与三个代表变化08-16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法律硕士适考人群及备考指导08-13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报考法硕前必须明白两件事08-13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8年公考备考:行测考试中数学运08-13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08年考研大纲解析:英语难度增加08-13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更聚焦于心理学领域 08心理学考研08-13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2008年考研大纲正式公布 备考看清08-13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08年考研法硕统考专业课大纲8月108-09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2008年考研公共课大纲将于8月11日08-08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5年22次考试终被录取 坚持不懈为08-17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年公务员考试专项:四步应对数08-17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年公务员考试专项:十分钟搞定08-17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出来之前该08-17
    普通文章[综合复习]民事再审程序重构08-17
    普通文章[综合复习]陪审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功能08-17
    普通文章[综合复习]证据的客观性特征质疑08-17
    普通文章[政治]08年考研复习:马哲大纲深度解析08-17
    普通文章[政治]08考研复习:毛概大纲深度解析及08-17
    普通文章[数学]08考研复习:数学二考试大纲变化08-17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典07-23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