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公考“泼墨门”像是“萝卜招聘”的续集 |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16 16:07:48 |
|
“泼墨门”像是“萝卜招聘”的续集,因为一系列的“萝卜招聘”被曝光后,事后处理大多高拿轻放。“非富即贵”如此,一般阶层人士对规则的敬畏感也会逐渐降低,“泼墨门”也就不难想像了。
近日,参加河北公务员考试的小马在面试途中被泼墨,最终他带着一身墨汁参加面试。“考得很差”,小马认为此事早有预谋。(1月13日《新京报》)
公务员考试被坊间称为“天下第一考”,进入面试不易无需多言。小马有幸进入面试,却不幸被人泼墨,多少有些影响发挥,甚至可能改变一生,令人吁叹。而“泼墨门”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也值得社会反思。
可以肯定的是, “泼墨门”属于“下三流”行为,达官显贵所为的可能性不大。原因简单,前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的机关与事业单位被曝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甚至发生“老子招聘儿子”“在校生拿到事业编制”这样的咄咄怪事,网友形象地称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萝卜招聘”。所以说,掌握权力资源的一部分人完全可以用“萝卜”而不是“墨水”堂而皇之地达到目的。
如果揣测属实,也就是说,“泼墨门”真的为社会一般阶层人士所为,那就特别需要警惕了。古语云“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虽然偏颇,却并非一无是处——越是普通阶层,越安守本分。可如今,连他们也开始运用规则之外的力量谋取利益,无疑是社会的制度设计出了问题。
一定程度上,问题出在了问责制度形同虚设。“萝卜招聘”被曝光后,事后处理大多高拿轻放。“非富即贵”如此,一般阶层人士对规则的敬畏感实际上也会逐渐降低。正所谓“他们做得,我为什么做不得”,没权力“种萝卜”还不会“泼墨汁”啊?
“泼墨门”像是“萝卜招聘”的续集,像是不同阶层“鱼走鱼路,虾走虾道”。孰不知,这种“比拼”将给整个社会带来重创。而治本之策,则是对“萝卜招聘”严格问责,让所有的人看到制度的威严。否则,“萝卜门”“泼墨门”之后,还有其他“门”。
□□李志军
|
|
|
上一个文章: 公务员考试“泼墨门”背后的深层忧虑 下一个文章: 公考“泼墨门”真相还要待舆论施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