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公务员动态 >> 正文  
 
 
 
公务员考试热背后的正常和不正常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5 8:16:21

  王琳 法学学者

  在创业和入仕的比较之下,后者以“铁饭碗”和“金饭碗”这两大极具诱惑的法宝,将众多社会精英吸纳过去。这样的“热”以及导致“公务员热”的理由,并非社会福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于2010年10月26日18时结束。从统计数据看,整体报名情况仍然火暴,依岗位不同而冷热两极分化的特征也依然延续。

  从时代背景看,“公务员热”主要源于社会就业压力加剧,与社会创业环境恶化。每年高校毕业生这个“僧”多,就业岗位这个“粥”却日渐减少。当高校扩招的恶果再碰上金融危机,公务员招考想不热都难。

  不妨来看看《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对“您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原因”的回答,6382人中有85.4%的人选择了“工作稳定”,有83.4%的人选择了福利待遇好。前者对应着公务员是事实上的“铁饭碗”,拿到手后就不容易掉;后者对应着公务员是事实上的“金饭碗”,拿到手后基本生存无忧,而且“社会声望高,受尊重”(有56.4%的人选择),“权力较大”(有37.1%的人选择)。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考生的盲目选择,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谨慎从事,并听取各方意见。考生对公务员的认知以及追捧,源于考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能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这些调查数据,事实上给我们提出了两大警示。

  其一,“铁饭碗”的背后,是公务员队伍的出口不畅。公务员绝不应该是一个“一朝为官,终生为官”的终身制职业。只要不符合公务员任职条件,就应该请他离开。然而现实情况是,各地人事部门在公务员招录中人为设置了种种法外门槛,比如有一夜情的不予录取,有未婚先育行为的不予录取等等。而只要一成为公务员,这些违法行为,甚至更严重的包二奶、养情人等等也不过是“个人作风问题”,大不了给个“警告”或“通报批评”。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刚刚看到一篇报道,海南省临高县有两名公务员(机关干部),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刑罚,却仍保留“铁饭碗”,工资照领。不久前其中一人被提拔为临高县林业局林政股负责人。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案,就在今年1月份,该县还有另外两名公务员,同样因犯罪被法院判刑,同样是保留公职工资照领。当地纪检部门在回应舆论质疑时居然称,这是按相关规定人性化处理。公务员这个“铁饭碗”铁到这种程度,能不引人争抢?

  其二,“金饭碗”的背后,是预防腐败犯罪的无力和无效。每每有贪官落马,总有一种论调,将官员犯罪与官员的待遇低挂起钩来。“公务员热”事实上对这一论调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就中国的现实国情而言,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已经让众多考生追捧和艳羡,还嫌公务员待遇低?如果是待遇低,就应该出现公务员大批辞职另谋高薪职位的现象,但事实上这一现象并未出现。待遇是比较而言,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也许只能算中上。但把各类隐性福利加在一块,就远超普通民众了。另一方面,多数公务员岗位工作相对轻松,工作强度与薪酬不成正比。以一个公务员的工作量,在一个规范的公司也许只能拿到政府薪酬的一半甚至更低。笔者了解到的相当一部分考生,也并非是看重了公务员的薪酬,而是想混入公务员队伍,希望“活得轻松一些、稳定一些”。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已成事实的“公务员热”不过是社会考生趋利避害的正常选择。在创业和入仕的比较之下,后者以“铁饭碗”和“金饭碗”这两大极具诱惑的法宝,将众多社会精英吸纳过去。这样的“热”以及导致“公务员热”的理由,并非社会福音。考生追求“铁饭碗”和“金饭碗”固然正常,但公务员成为“铁饭碗”和“金饭碗”却极不正常。这事实上,是对尚不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所提出的警醒。如果不打破“铁饭碗”,如果不以限权来遏制官场腐败,“公务员热”还将持续下去。

  附:微博(http://t.sina.com.cn)热议

  @ 郑渊洁:我在北京的超市购物,结完账经常会有人凑上来说:“能把购物小票给我吗?”前天我问一向我要小票的人做什么用。他说他是下岗的,靠挣点儿小钱养家。我说你拿这点儿纸卖废品?他说他把要来的小票汇总到超市总服务台开发票,然后卖给公务员。公务员不同单位每月有不同的报销额度,报销款都是纳税人的钱。

  @李宗梦:又是国考和学生找工作的时候了。大多数人想当公务员、进大国企或者“事业编”,大多数人出发点不是因为这条路多么的光明,只是图个稳定安逸。也不能怪他们,这个社会太缺乏安全感。

  @全民青睐:有外国媒体指出,人人争抢公务员这个“铁饭碗”,中国社会已出现过度求稳的心态,这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专家呼吁:国考个别单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量身打造”的公务员招考应自证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评论:公务员招考不可“削足适履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优秀律师可通过公开选拔等途径进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舞弊者将终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揭秘外省公务员跨省考“碗”三大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时评:是大学还是公务员培训机构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评论:公考“性”与公考“课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调查:成都6成大学生志愿者想进机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大学沦为公务员培训班是短视11-25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公务员体检标准被指歧视糖尿病患11-25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考研英语新题型复习方11-25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考研英语阅读冲刺四大11-25
    普通文章[英语]攻克考研阅读:运用逗号化简长难11-25
    普通文章[英语]浅析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11-25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干扰选项设置规11-25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阅读理解猜词题应对策略之逻11-25
    普通文章[英语]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冲刺面面观11-25
    普通文章[英语]如何培养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能力11-25
    普通文章[英语]浅谈考研英语阅读中的核心概念11-25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指导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冲刺11-25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