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务员热”高烧不退,关于公务员饭碗之铁吃起来之香的事实与传闻,在众多年轻人为就业而忧,不少“体制外”就业者为社保发愁为住房烦恼的普遍“心神不宁”背景下,已经不只是一种职业评价与期望,更折射社会心理的焦虑。在这焦虑中,公务员成为社会情绪的“靶子”,其本来职业属性越来越模糊。(2009-10-19 新华每日电讯)
其实,如果是中国的社会对于公务员的一种热衷程度不减的话,那就是中国的社会心态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康的,因为现在人们对于所谓的公务员的认识,并非是希望成为国家的行政人员,为参与国家管理而终其一生的,而只是因为成为公务员,就是一辈子的饭碗,就是从开始工作就望到今后一生的一份工作。而现在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活着是第一位的,因此,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同学好不容易考上了研,因为又有招工者,就会好不犹豫得放弃上研的机会,而选择就业。现在的唯一的目的是就业。
可是人们的唯一的人生目标,不是成为公务员举达到了唯一的人生目标,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为社会贡献匹夫之责的责任和义务,或是来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非仅是自己的人生能够过上必其他的人要好一些的生活,而所谓好的生活,说实在的并非是因为公务员现在又这么大的诱惑和实惠,就会因此而就使得人们对此趋之若鹜。
这是因为,现在的公务员制度,还没有真正达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公务员的一些为人所赏识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个人收入,都是要比其他的行业要更加实惠,因此,从这个角度人们对公务员的争先恐后的报考,使得公务员的考试,有些偏离了最基本的人生追求,便愈加暴露了当下的分配制度飞不公,因为现在的分配不公平,而让人们对于公务员的待遇相当的“眼热”,于是对于公务员的种种福利、待遇,就非常热切期盼,对于当下依旧存在的公务员考试作为国考热的存在,并非是因为考公务员的题目有多难,而是因为现在的公务员的考试已经是偏离了最起码的知识要求,而越来越像一场智力游戏,像是一场对人们智慧和思维的磨砺。
要让公务员不再成为社会情绪的“靶子”,除了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除了建立普惠全民、尽可能均等公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除了建立公务员公平选拔严格考核淘汰退出等竞争机制,还需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让公务员,回归其服务公众的职业属性。但是现在这些都是比较在短时期难以做到的。因此,公务员存在的空间就依然很大。
一个积极进取的国家,一个充满创新精的的国家,是不会长期存在千军万马争当公务员现象的。特别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应该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建设的第一线找到实践理想、发挥创造潜能的舞台。如果是人们只是对公务员感兴趣,而在你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之后,就会感到这是最不适宜年轻人待得的地方,因为现在的行政制度改革依旧如前的话,那么年轻人的才干,实际上是无法得到发挥的,在你进入到这个行列之后,就同样会感到压抑。尤其是现在 的这些大量的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进入到公务员的队伍之后,实际上是把人们的青春的创造力进一步消减了。因为这些人进入到这个队伍,也是一种阴错阳差,因为现在的人们没有谁天生就是对管理感兴趣的。
那么,什么是成为公务员的最佳人选,或是公务员的招考,究竟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招聘方式,或是现在的这些应届大学生,就一定是成为公务员的必要的条件,实际上这些毫无经验的“国考”成功者,已经和过去的封建社会的中进士,便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就可以为官,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些考试的成功者,其实并非就是一个有所作为的行政管理者。
因为就业的无奈,而选择报考公务员,并在岁月的锻炼中,成为国家的行政管理者,也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
只有当社会成为一个公民愿意为国家的行政事务,真心奉献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之后,当社会的其他的工作,和公务员一样都是公平、平等的待遇时,也许这样的“国考”才会降温,人们对于公务员的社会情绪才不会聚焦。如果依旧是千军万马在争抢公务员的独木桥,或是以为只有成为公务员,才会是人生的正宗,那么,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还是有理不清的混乱,并继续存有以“食利”为生目标的追求扭曲。(李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