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公务员动态 >> 正文  
 
 
 
国考过半职位需工作经历 应届生不能报考(图)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2 8:40:33
报考公务员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选择。记者 巢晓 摄 报考公务员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选择。记者 巢晓 摄

  (记者 徐珊珊)日前,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接受网上报名。记者采访了解到,广东不少大四学生打算报名,但由于今年有约七成职位要求报考者具备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如此“高门槛”让不少雄心勃勃的准应届毕业生叫苦不迭,他们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的希望大为减小。应届毕业生普遍感到困惑:什么经历才算“基层工作经历”? 也有不少应届毕业生表示,仍备战公务员“国考”只是为后面的公务员“省考”积累经验。

  “国考”过半职位要求工作经历

  据了解,本次国家公务员招考计划,一半以上的职位要求报考者要有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成为报考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据悉,今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规定,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曾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过,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过,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的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另据悉,规定中的“两年”的计算方法是:截止到2010年7月,报考人员在基层工作的累计时间为两年。

  应届毕业生可报考职位有限

  “在中央机关及省直机构面向基层招录比例上,去年的要求是50%,今年提高到70%,从基层招录公务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广州新东方公务员考试专家赵老师近日向记者介绍,“其实今年全国各地公务员招录中,这个趋势都有体现。”赵老师表示,“应届生想从‘家门’到‘学校门’直接跨入‘机关门’,难度将越来越大。”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心一下凉了半截。”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小胡说:“去年国考还有一半职位是我们可以报的,今年听说只有三成职位不要求工作经验,加上专业的严格限制,估计能报的职位很少。”

  从招考信息开始公布起,华南农业大学06级学生张奇便密切注意相关信息,然而,招考职位在网上公布后,他发现,自己心仪的两个中央机关的岗位都对工作经验设限了。“本来预备报中央纪委监察厅和财政部农业司的两个职位,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只有再找其他不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他形容自己的心情“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很无奈”。同样,广东商学院06级学生周新为预备报的广东国税局的相关职位,也因要求基层工作经验而不得不放弃,转而再寻找其他职位。“大学生就业本来就很难,公务员招考要是能少一些限制,多向应届大学生倾斜一下就好了。”他说,“不过也可以理解,国家这是在照顾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特别是支援西部和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

  中山大学06级化学专业的尹帅,则对此看得比较开。“我只注意不要求工作经验的职位。就算大多数职位对应届大学生设限,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不设限吧,冲着那些能报的职位努力就是。”他说。

  暨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晓明表示,国家公务员招考的这些要求,导向是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先熟悉基层工作事务,提高自身能力,因此有其合理性。当然,对真正优秀且有潜力的年轻大学生,也可以直接在岗位上进行培养。

  部分人参加“国考”只为积累经验

  记者采访还发现,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一边考研一边考公务员的也不在少数。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研究生录取率为32.56%。但对比研究生考试“4人报考3人出局”的结果,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无疑更为惨烈。2009年国考录取率仅为1.75%。换言之,98%的报考者都只不过是“炮灰”。据了解,报考公务员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选择,但今年公务员“国考”职位要求高,剔除专业、性别、英语证书、基层工作经历等,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所剩无几。更多学生把希望放在明年的“省考”和各地市的公务员招考。因此,也有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对今年国考“高门槛”没所谓,因为对他们来说,“参加国考只当练笔,为后面的省考积累经验。”

  广州大学大四学生小张说:“国考可以为省市公务员考试积累经验,考试一结束就可以全力再冲刺考研了。”据介绍,有的学生这样考下去,能从“国考”、研究生考试、“省考”一直考到警察招考。而某高校一位大四学生小邓表示:“我们一个班40人,起码有20人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但今年国家公务员要求具备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较多,不少同学放弃了,准备迎战‘省考’。”

  链接

  公务员考试备忘录

  ●报名时间:2009年10月15日8∶00开始,至10月25日0∶00结束。

  ●报名网址:http://bm2010.scs.gov.cn。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址(http://mohrss.gov.cn)和国家公务员局网站(http://www.scs.gov.cn)上的相关链接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报名方式:在上述时间内,报考者可以在网上下载报名表格,提交报名信息进行报名。

  ●资格查询: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登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10月15日8∶00至10月25日0∶00期间,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10月25日0∶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报名序号:10月28日8∶00后登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请务必牢记。

  ●确认缴费:11月2日9∶00至11月7日16∶00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或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打印准考证:11月23日9∶00至11月28日16∶00期间,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或所在考区考试机构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考试:11月29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16:30申论。

  ●结果查询:2010年1月上旬登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询。对部分基层艰苦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特殊职位等,最低合格分数线将予以政策倾斜。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热评:公务员招考热背

    20日国考报名十大热门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农业部事业单位2010招聘应届高校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热议:报考公务员156:1说明了什么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国海事局2010年公开考试录用工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中国保监会2010年度考试录用工作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全国海关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国家税务局系统2010公务员招录有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外交部2010年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热议:公务员招考更多地面向基层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人社部解答2010国家公务员招考十10-22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既想考研又要考公 毕业生脚踩“两10-22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英语]三步到位 完美解答2010年考研英语10-22
    普通文章[英语]培养三种能力 做好考研英语完型题10-22
    普通文章[英语]名师讲义:考研英语完型填空练习10-22
    普通文章[英语]七步指导做好2010年考研英语图画10-22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十月备考巩固英语单词有妙招10-22
    普通文章[英语]2010年考研英语作文命题特点及应10-22
    普通文章[英语]从细节着手 五步完成考研英语书信10-22
    普通文章[数学]培养整体意识 做好考研线代复习10-22
    普通文章[数学]2010年考研数学线性代数考试重点10-22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专家:国考基层工作经验及专业考10-22
    最近试题资料
    普通文章[试题资源]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10-10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