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试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托业考试 | 考研专区 | 司法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公务员 >> 公务员动态 >> 正文  
 
 
 
时评:改善公务员体系不在“聘”而在“效”
作者:SINA 文章来源:SINA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3 12:25:24

  既然不适应发展需要,为何不贯彻“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如果让不适应的人继续尸位素餐,然后再耗费公帑聘任公务员,这是不是对纳税人血汗钱的挥霍?

  公务员,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铁饭碗”。但如果有一天,公务员不再意味着稳定,报考热还会持续吗?3月28日,温州市人事工作会议传出一条消息,从今年开始,该市将在全省率先试行公务员聘任制,使公务员队伍能上也能下、能进也能出,真正“流动”起来。(本报今日8版)

  应该说,在改革征途上,任何些微的进步都值得鼓励,任何破除沉疴的努力都值得赞赏。与传统公务员的选任制和委任制相比较,聘任制的确是一大进步。但是,面对温州将在浙江全省率先试行公务员聘任制的讯息,笔者在表达激赏的同时,仍不免以谨慎的态度静观之。

  公务员聘任制并不新鲜,早在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此就有明确规定———公务员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遗憾的是,此后十几年并未推行。已于2006年1月1日式实施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聘任制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公务员法》第85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此后,在深圳、北京等地,陆续推行公务员聘任制,如今观之,不能说毫无裨益,但确未取得根本性成效。

  那么,温州为何也要聘任公务员?按照温州市委组织部的解释,之所以考虑公务员聘任制,主要还是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一些机关单位,高层次专业人才比较紧缺,尤其是宏观经济管理、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工程等专业,需要专业对口的人才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显然,正是因为现有公务员无法适应发展需要,才必须聘任新的公务员。如此一来,就给人带来两点疑问:一、既然不适应发展需要,为何不贯彻“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二、如果让不适应的人继续尸位素餐,然后再耗费公帑聘任公务员,这是不是对纳税人血汗钱的挥霍?

  其实,在中国香港,也积极推行公务员聘任制,但有一点值得关注,他们不存在人浮于事的弊端。比如,香港在2006至2007年度把公务员编制缩减至约16万个职位,这与2000年年初约19.8万个职位比较,减幅很大。与此同时,港府表示2008年仍会继续严格控制公务员编制,在有需要时,才会填补现有公务员职位空缺或开设新职位。显而易见,同是聘任,香港有两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是首先裁员,二是严格控制编制。

  毋庸置疑,机构庞大,官员冗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长久受人诟病。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曾表示,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解放初期,一般就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或加一个副职,甚至没有副职。张全景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讲克服官僚主义,减少事务,减少应酬,但这么一种体制,怎么克服,怎么减少?现在这么多人既增加了开支成本,又滋长了官僚主义。

  张全景所称的“官多增加开支成本”,是真切的现实命题。还以温州为例,温州人事局官员曾表示:“我们就可能拿出高于一般委任制公务员数倍的薪酬,提供给一个急需的聘任制公务员”,还能通过一定的程序转为委任制公务员。当现有的公务员占用着巨量公帑,再高薪聘任公务员,钱来自哪里?须知,当前我国的行政公务开支已然畸高。据中央党校研究室周天勇教授的数据———从世界许多国家来看,行政公务开支占预算的比例一般在2%—14%左右,但我国政府预算内行政公务开支2005年已经达到约19%的比例,2007年预算内比例虽然有所调整,但改观不大。这就牵扯到一个严峻的现实,既有的行政公务开支如此庞大,压缩实属迫在眉睫,但公务员再度膨胀,“压缩”又从何谈起?

  由是观之,公务员不在于是否聘任,而在于是否高效。如果公务员兢兢业业,高效廉洁,人尽其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何愁人才?何须聘任?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正在推进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其要义即是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显然,一些地方上的行政管理创新,也首先应当在这样的目标和原则下着手。(王石川)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迄今年龄最大的司法考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专家预测:物权法将列入2007年司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赵菊花:非法律专业人员不准报考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人大代表:国家司法考试太难不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天津565人过司考 英语水平高者受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广东佛山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考办:关于颁发法律职业资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中央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2006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将于3月初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拟放宽 有关办法06-03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北京司法局官员称1年进行两次司法06-03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最热门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青海省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招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考试制胜秘诀:行测分科准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公务员报考攻略:明确条件 把握五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类别对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解析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试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部分例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各项数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分析及06-03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08国家公务员报名技巧:从公告变06-03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务员考试 MBA论文 考研大纲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