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考研资讯 >> 文章正文  
 
 
 
改革考研形式 专业科目统一命题将成趋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0:50:10

 

  2007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中,教育学、历史学和医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大部分专业初试科目将实行统一命题。 据教育界有关人士称,本次调整是教育部一次尝试性改革,旨在推动研究生入学考试向“两段制”的方向发展。

  据专家介绍,“两段制”是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改为全部由国家统一命题,而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考核全部交由学校自主安排。这种招考形式的优势在于明确研考初试与复试各自的功能。

  初试强调基本素质

  改革后的研考初试将兼顾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使专业课考试范围适度拓宽,不再简单地对一两门本科课程进行考核,从而减少考生的投机心理,引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准备专业课科目。同时不再侧重考查专业素质,而重在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考查。

  复试侧重综合素质

  研考初试改革后,复试的考核权逐步由招生单位掌握。招生单位在复试中,突出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考查范围不仅是专业素质,而且包括文化素养、思想品德。考试形式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如笔试、面试、实验、心理测试等。

  今年年初,教育部曾下发指导意见,对研究生复试工作做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明文规定,此举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沉着应对初试改革

  对于报考以上三个学科门类的考生,教育专家建议说,本次国家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于专业基础课的掌握程度,强调对于基础知识的储备,而对于专业领域的研究经验、操作能力和学生个性化素质等方面的测试则要等到复试阶段进行。研考初试阶段,考生备考要根据自身特点,侧重自己的弱项进行复习,每位考生因人而异。专家还强调,这次国家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大家要积极调整心态,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能轻视。 

来源:北京考试报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