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习指导 | 试题资源 | 下载中心 | 本站商城 | 个人博客 | 图书中心雁过留声 | 交流论坛 | 考研专区 | 司考专区 | 公务员考试 | 法硕专区 | 中高考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1考网 >> 考研专区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文章正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难点问题突破(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6 12:24:50

 

沉郁林海 整理

1.资本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这些物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为资本家所有、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这里重要的是,要把物的自然属性同物在一定条件下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区别开。马克思说得好:“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就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因此,资本虽以物的形式存在,但其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关系。

2.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第一,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第二,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得到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家都能得到的。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直接追求的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联系表现在:第一,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各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却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在表面上看来,资本主义工资好像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从本质上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根本没有价值或价格。之所以说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是因为:第一,劳动如果是商品,那么它在出卖之前就应当存在,并属于工人所有,但实际上,劳动是在劳动者和资本家的交换关系发生之后才进行的,在交换之前,劳动根本不存在。第二,劳动如果是商品,就应该有价值。而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的。这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是毫无意义的同义语的反复。第三,劳动如果是商品,有价值,那么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就应当付给工人全部劳动报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不存在了。

总之,劳动是劳动力的发挥,劳动不能独立存在,不能作为商品来买卖。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它附在活着的人体内,成为某种独立的存在物,可以成为商品,用来买卖。因此,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却总是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总是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因为:第一,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进行的劳动力买卖同其他商品买卖一样,也是首先以直观的形式在人们知觉上表现出来的,购买者给出卖者一定数量的货币,出卖者给购买者一种与货币不同的商品。由于劳动能力是看不见的,人们看到的只是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这就必然造成一种假相,似乎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第二,劳动是工人谋生的手段,因此,雇佣工人很容易把工资看成是劳动换来的。第三,资本家往往是在工人劳动之后支付工资的,这种工资支付方式也使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第四,工资的实际运动也造成资本家支付的工资是劳动价格的假相。如工资往往随劳动时间长短、劳动效率的高低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使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4.怎样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

第一,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第二,无产阶级的贫困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和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收入和资产阶级收入相比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无产阶级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时出现绝对恶化。无产阶级绝对贫困的主要表现是:其一,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的经常存在;其二,工人实际工资有时出现下降;其三,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07年考研报考指南

考研报名

报名日程

报考公告及设置

网报常见问题

网报注意事项

考研政策

07招生简章

非应届报考须知

考场规则

高职高专也可报考

来源:新浪BLOG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一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必填项) ·注册用户·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今日推荐
    最新新闻资讯

    2007年考研高校复试线

    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专家谈中国的公务员考前培训将走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2007年起福建设基层工作专场招大07-18
    普通文章[公务员动态]07年起福建有基层工作经历报考公07-18
    普通文章[司考资讯]司法考试北京已预报27000人 女性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武汉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考研资讯]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07-18
    普通文章[资讯动态]北大0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法律硕士07-17
    最新复习指导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特别汇总:公务员考试分类与录取07-18
    普通文章[综合辅导]案例分析:专家谈如何把握公务员07-18
    普通文章[英语]词汇阅读是关键 08年考研暑期英语07-17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名师指导:08考研暑期专业课复习07-17
    普通文章[政治]07考研政治复习秘诀:得暑期者得07-16
    普通文章[政治]暑期考研政治复习小贴士:三层计07-16
    普通文章[英语]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调整状态 迎接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教育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专业课复习]考研指导:金融学暑期复习高效攻07-12
    普通文章[英语]通过词汇测一测 你离英语专业考研07-12
    最近试题资料
  •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 最新增值资源
     
    1考网简介 | About 1kao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2004-2010 www.1k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1考网 版权所有